首页 理论教育 疼痛的社会心理因素

疼痛的社会心理因素

时间:2023-03-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焦虑常引起疼痛阈降低,使疼痛更容易出现,更剧烈。有学者认为,抑郁与慢性疼痛之间具有复杂的、互为因果的关系。在慢性疼痛患者中,抑郁症的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3倍以上。抑郁与机体功能损伤以及正常功能的恢复关系密切,它控制着慢性疼痛的进展。但是疼痛会增加患者不愉快的情感,促进记忆起不愉快的事情,这种不愉快的情感会降低疼痛阈,而使患者更容易感觉到疼痛,或使疼痛加重。

疼痛是由多种原因形成的一个反复出现的、与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有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及情感体验,是一种及其普通而又非常复杂的主观体验。从疼痛的定义中不难看出,疼痛不单纯是一种生理过程,它同时包括情绪、认知、动机以及生理多种成分在内的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绝大多数人均表示他们所承受的痛苦远远不止躯体伤害本身,而更多受到疼痛所带来的紧张、焦虑等不愉快的心理影响,而心理因素反过来对疼痛认知的产生而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随着人们对疼痛发生机制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疼痛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这些因素通常包括疼痛评价、行为、补偿、诊断、治疗、情绪、家庭、工作等诸多方面,这些因素可增加疼痛发展成慢性和导致功能障碍的可能性。

痛觉的性质和强度还受以前经验、创伤、心理素质和人格特征等因素的影响,注意力分散、良性暗示、欣悦的情绪可降低疼痛反应,反之使之增强。而患者对药物的信任度,医药知识水平和对暗示接受的程度,均直接影响镇痛效果。

19世纪前,疼痛曾被视为一种情绪。与其说痛觉依赖于伤害刺激的性质和强度,不如说它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大脑皮层对它的诠释。痛反应总是与不愉快的情绪相关联(如厌恶、恐惧等),继而产生退缩、逃避、反抗的行为,同时引起体内复杂的生理功能变化。

社会心理因素对疼痛的作用可表现在各种环节上,而同医学和生物学因素相比,更容易引起功能障碍,它对疼痛的产生和反应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社会文化 疼痛在某种意义上与文化背景和社会学习过程有关,跨文化研究显示,人类分娩疼痛现象也包含了许多社会成分,不同种族和文化的群体可以对不同形式的疼痛表现出极大的耐受性差异。根据Woudrow等的研究,发现对疼痛的耐受,男性强于女性,白种人强于黑种人,黑种人强于黄种人,说明疼痛与性别,人种有一定关系。

2.认识态度 人类对疼痛的理解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疼痛体验。Beecher指出,士兵伤员并非完全不能感觉疼痛,在给他们做静脉穿刺不成功时,他们也跟平常人一样抱怨疼痛。以后Beeher询问一组刚好做过大手术的普通人,他们有类似士兵负伤的伤口,后来5人中有4人诉说有刺痛而恳求吗啡治疗。所以他们认为:在一般人看来创伤必然引起疼痛,创面越大疼痛越剧烈,但在战场上仔细观察的结果并不支持这种看法,在负伤本身和所体验到的疼痛之间没能简单的直接联系,在很大程度上疼痛是由其他因素决定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创伤的意义。

3.注意分配 当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某一点时,其他方面包括疼痛即会处于抑制状态,这时候疼痛会明显减轻,或显得不明显。例如运动员进行激烈的比赛中,不同程度的擦伤往往都不会引起注意,不感到疼痛和不适,但比赛一结束,疼痛就开始出现,有时甚至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

4.情绪状态 人的情绪状态在痛知觉中起着重要作用。焦虑常引起疼痛阈降低,使疼痛更容易出现,更剧烈。相反,在兴奋、情绪高涨的情况下,疼痛会被抑制,甚至没有痛反应的表现。有学者认为,抑郁与慢性疼痛之间具有复杂的、互为因果的关系。长期慢性疼痛,会使患者失去信心和希望,有的会因此而产生难以排遣的愤怒情绪,有的人会为一点小事而大发脾气、易激惹,甚至会伤人毁物,做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举动。急性疼痛更多的能引起患者恐惧,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因剧烈疼痛而产生濒死感。

5.人格特征 人格在痛知觉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脆弱敏感的人,对弱的刺激也能产生强烈的痛反应。有学者对一组学生进行疼痛耐受性测定,发现外向性格的人忍受较强,而对产妇进行研究发现,内向性格的人感受疼痛更早、更强烈,性格坚韧的人忍受能力会更强。

慢性疼痛的患者,更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如焦虑、抑郁、悲观、消极甚至自杀倾向等。慢性疼痛患者的个性特征通常包括疑病、抑郁和癔症,即神经三联征,其性格特征通常包括焦虑、强迫行为和一般性适应障碍。这部分人在面对疼痛的时候,会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躯体的不适及相关的事件中,从而增加了个体的精神紧张,而导致其疼痛敏感性增高。

在慢性疼痛患者中,抑郁症的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3倍以上。抑郁与机体功能损伤以及正常功能的恢复关系密切,它控制着慢性疼痛的进展。但是目前有许多学者认为,疼痛与抑郁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疼痛引起抑郁还是抑郁引起疼痛,专家们的争议也很大。但是疼痛会增加患者不愉快的情感,促进记忆起不愉快的事情,这种不愉快的情感会降低疼痛阈,而使患者更容易感觉到疼痛,或使疼痛加重。而有些心理抑郁的患者,其不良情绪又可成为某些疼痛的起源,并能直接影响疼痛的治疗、康复,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6.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与疼痛的关系,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识。有学者发现,即使没有任何躯体疾病,有的人也可能出现疼痛。因此,人们提出了心因性疼痛的概念。国际疾病分类中的心因性疼痛指的是“没有特殊器质性病因的疼痛综合征”,但其中不包括精神性疾病导致的疼痛或紧张性头痛。

目前认为心因性疼痛属心理性疼痛的一种,与精神性疾病导致的疼痛、心身疾病的疼痛以及身体疾病的增敏性疼痛属同一疾病类型,其疼痛的心理机制、心理压力和矛盾在无意识状态下转换成躯体的疼痛,以试图减轻心理压力;第二种为心理躯体机制,潜在的局部不适和异常在某些急性心理因素作用下成为疼痛;第3种为躯体妄想和幻想型,比较少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