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癌症晚期患者最恐惧的症状之一。那么有哪些因素与肿瘤疼痛有关,又有哪些因素可使疼痛减轻或缓解,这是所有肿瘤患者及肿瘤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汇总了多方面的资料,进行讨论。目前认为肿瘤疼痛主要与下列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生理因素
近年来,一些从事疼痛基础研究的学者和临床治疗专家对疼痛的神经生理做了许多研究。如Hallin等运用经皮微电技术研究灼性神经痛对人的伤害性传入神经和非伤害性传入神经的生理功能变化。这一无创监测技术在研究慢性疼痛综合征患者周围神经生理功能状况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Loeser等研究截瘫痛患者的神经生理改变,发现脊髓截断后会出现突发性的神经活动异常。在神经解剖方面的研究,更多的学者认为,从组织受到伤害性刺激到疼痛产生,在神经系统发生一系列的电学和化学变化,电信号经脊髓、脑干及丘脑的传递和调节,最后在大脑皮质产生痛觉。有的神经外科医生采用手术切断脊髓传导通路,试图消除顽固性剧烈疼痛,但结果使人感到失望。有的临床医生在治疗癌症引起的身体下部疼痛,用手术方法切除被认为与传导有关的脊髓,结果仅有50%患者疼痛缓解,但在这部分经治疗有效的患者中,又出现新的剧烈“带状疼痛”。通过上述研究,说明疼痛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不能用一种理论说明其原因。
二、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涉及了人口统计、伦理、文化、精神等多方面,这些因素对人类机体的疼痛认识及对疼痛的反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据有关实验性研究证实在疼痛的反应上不同的种族、年龄、宗教及伦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这些方面,清楚地表明在疼痛的认知及对疼痛的反应上文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年龄、性别、种族与疼痛的表达方式有关。一些研究发现女性及老年患者喜欢口头表达疼痛,在描述疼痛时黑种人比白种人用词要适度。一般情况而言,文化程度高的人群,比文化层次低的人群,对疼痛的反应更强烈一些,而对疼痛的耐受性更差一些。性格外向,意志坚强的人群较性格内向、意识薄弱的人对疼痛反应更弱一些,而对疼痛的耐受性也会更强一些。
三、认知因素
癌症疼痛的认知涉及个人对疼痛的态度,疼痛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思维过程及行为举止。在疼痛患者中绝大多数人相信疼痛是疾病发展的指征。研究发现,在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认为疼痛预示疾病恶化者与疼痛、焦虑、抑郁严重程度的报道明显相关。40%的病人认为疼痛是疾病进展的指征,这与那些持不同观点的人相比会更抑郁。有研究显示,癌症疼痛的患者将其疼痛的意义归纳于挑战、惩罚和仇敌,将疼痛视为挑战的患者比那些视疼痛为惩罚、仇敌的患者对疼痛报告轻,抑郁程度较低,应对能力得分较高。另有研究发现,癌症疼痛患者自我健康概念降低。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在癌症疼痛认知功能上对阿片类镇痛药的作用进行观察,发现当首次应用阿片类镇痛药或增加剂量时出现认知上的障碍。但这些障碍是短暂的,当药物剂量大约稳定2周时,认知功能可调整至基础水平。与药物治疗相关的认知水平及性质是疼痛认知范畴的内容,因为认知状态可以影响个人报告疼痛的能力。
认知的另一方面是有关疼痛的知识及其处理,如知识可以影响对疼痛及干预的反应。咨询教育干预及书面材料可以增强癌症疼痛患者按计划正确用药的意识。用于癌症病人应对疼痛的认知对策包括分散注意力(如阅读、看电视)、自我应对陈述、重新解读疼痛感觉、抑制疼痛、尽力接受疼痛等。
四、行为因素
疼痛行为因素包括各种可视的与疼痛有关的行为。有研究证明癌症疼痛患者比不痛患者在走路、站立时间上明显减少。77%的癌痛患者报告,当他们疼痛时,周围环境中的人们可以通过其面部表情、情绪或活动变化、痛苦主诉等感受到。有些研究者对疼痛患者有关疼痛的交流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后发现,晚期癌症患者主诉疼痛、交流疼痛与他们的反应之间存在关系。在这些疼痛患者中,大约有25%的患者不与护士交流疼痛,他们自述痛得比那些出现疼痛并能报告疼痛的患者或者被医护人员提供了镇痛药的患者得分低,把自己视为重症患者,报告疼痛亦重,并倾向于经常需要镇痛药。在一项对正在治疗头颈部癌症病人疼痛的行为表现研究中发现,保护性活动和表情异常是疼痛的主要行为指征,表情异常与患者报告疼痛的强度明显相关。在治疗期间患者走路或站立的时间趋于减少而卧床时间增加。
疼痛行为的另一方面是由简单对策或患者介入到控制疼痛中的活动组成。有研究发现许多住院患者经常用镇痛药,但约有30%的患者仍然报告卧床、活动受限、影响体位及身体自由活动。一项对351例患者的调查,其中部分为癌症患者。研究人员注意到,最常用的减轻疼痛的方法有药物镇痛、休息或卧床、热敷、分散注意力等。有些研究发现,癌症患者应用非镇痛药物的方法是以行为适应为基础的疼痛控制方法依次为:热敷、分散注意力、更换位置、按摩、非麻醉性药物、锻炼、调整体位、自我保护、应用镇痛药,应用行为及认知应对对策对减轻疼痛有一定的效果。
五、感情因素
人的情感通常是喜、怒、哀、乐,这些情感因素对机体疼痛的作用受个性特征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抑郁、焦虑或其他心理因素及个人性格特征与疼痛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研究及文献均支持情感因素在癌症疼痛中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研究表明,情感失调如抑郁、焦虑与疼痛明显相关,疼痛经历中的情感因素影响个体对疼痛的反应。如焦虑增加会提高对疼痛的反应,焦虑的减少则可降低对疼痛的反应。
六、经验与记忆
过去经验会影响个人对目前所遭受疼痛的反应。人对于疼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以前经历过的,如幼时所见所闻的记忆,如父母对外伤很重视,对一些轻微刺激就有较强烈的反应,会直接影响到子女对疼痛的敏感性,使其对疼痛的耐受力较低。反之,如果父母对伤害性疼痛反应不强烈,其子女也会对刺激有更强的耐受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看,人对疼痛的反应与经验和记忆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七、疼痛持续时间
疼痛经历者若清楚的了解其疼痛持续多久,其可预期何时疼痛将获得缓解,则疼痛将会变得较可以忍受。然而癌症患者的疼痛由于导致疼痛的原因常无法消除,并将随着时间的延长而进展加剧,因而癌症患者常预期其未来将不断承受疼痛的折磨,直至死亡。因此,有的患者会因对疼痛的恐惧而产生较重的倾向。
八、自我应对能力
依据自我效能理论,一个人在面对困难的情境时,会评价此事件对其能力的挑战度,及其是否具备克服此困境的能力。若患者自我应对能力强,可正确面对疼痛,积极寻求疼痛控制的途径是有效控制疼痛中的有利因素,若疼痛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远远超过患者自我应对能力,会降低患者应对疼痛的信心,对自我能力产生怀疑。
九、外来支持
若癌症疼痛患者相信并确实得到外来的支持与帮助,则疼痛对其威胁及负面影响将大大地减轻,即缓解了疼痛对患者的折磨。因此,家属的关爱,单位的关心,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专业人员控制疼痛的知识与经验将对癌痛患者应对疼痛产生积极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