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建筑》的优势与前景——“三有”与“三自”
顾孟潮
(《华中建筑》杂志社湖北武汉430071)
作者简介:顾孟潮,中国建筑学会编辑工作委员会原副主任、编审
摘 要:对《华中建筑》30年来的成功之道作出判断,认为关键在于编者坚持“三有”的理念和“三自”的做法,并对今后的前景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三有”——有主导思想;有文化追求;有高端目标。“三自”——自信、自胜、自强。
关键词:华中建筑;期刊发展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春秋]李耳《老子》第四十一章[1]
“30年河东,30年河西”是中国的一句老话,它提示人们注意,30年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开端,站在这个时代的交接点上,必须看到危险与机遇同在,十分需要对过去和未来评析展望一下,以决定《华中建筑》今后30年怎么办。
1 从发刊词说起
为了交关于《华中建筑》30年评价这份考卷,我重读了1983年10月《华中建筑》的发刊词[2](以下简称“发刊词”)。发刊词题目为:建设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建筑。
发刊词开宗明义提出,要回答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中国的建筑创作往何处去?新型建筑要不要具有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
这是一篇创业者的呼唤和声明,其观点明确,充满激情,有不可阻挡的锐气,值得重刊和重读。特别是值得持有编《华中建筑》接力棒的同仁不妨再读读、想想,过去是如何回答、现在和未来又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不知笔者的感觉对否?30年后的今天看,该发刊词的观点和思路并不过时,依然值得重视。如:
(1)对老一辈建筑师的中流砥柱作用,对青年建筑师的活力充满信心,感到欣慰;
(2)对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持开放态度“兼收并蓄,化而用之”,“愿作恭谨的学生”但决不作他人的附庸;
(3)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政治、文化、技术素养,改善设计、施工、兴建之间三方的关系;
(4)继续清除“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和设计上的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
(5)主调是:建设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建筑;
(6)重视和信奉以老子和屈原为代表的楚文化和华夏文化。
2 创业者的解读
约我写这篇文章后,我请教高介华先生这位《华中建筑》的创业者,介华先生的解读对于曾从事同一事业的我启发很大,这里不妨摘录几条与各位共享。
高介华先生在《试议“编辑必须是专家”及“编辑的文化修养”》的编辑学学术报告中曾如是说:
(1)我奉命办《华中建筑》时已是56岁高龄。我是一名建筑设计人员,哪里懂什么编辑呢?可是,我一旦学到一点点本领,就忽然产生了“办刊梦”——试图运用自己业务经历以求超越。
(2)26年(1983—2009年)的办刊经历说明,要把专家的优势和提高文化修养用到办刊上,居然与今天的主题十分吻合。
(3)从一接手,我就只把“华中建筑”这个刊名作为一个符号,一切业务不受它的“地域性”限定,采取了“古今并蓄,中外兼容”的八字方针。
(4)从《华中建筑》创刊伊始,我们办刊理念的哲学基点是《老子》所说的“反者道之动”。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你要那样我就要这样——背道而驰。国内的几家建筑名刊多注重“输入”,着力于西方建筑文化的进口。《华中建筑》却反其道而行之,注重中国优秀建筑文化的“输出”。对于西方建筑文化,并不排斥,但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
(5)正是由于《华中建筑》的“输出”特色,又“立足中华,海纳天下”,据“中国知网”《华中建筑》发行与传播统计报告(2010年10月编制),2009年度反映,该刊的机构订户为3713个,遍布欧、美、澳、亚四大洲,17个国家的高端机构;在高校领域,包括英国的牛津大学;个人订户遍布26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一家在许多方面居于劣势的地方建筑学术期刊,现在也只能如此了。
特别应当指出的是,除了办刊,《华中建筑》还做了四件大事:
(1)持续召开了11次全国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被认为是推动了“中国建筑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并建立了中国建筑学会下设的“建筑与文化专业委员会”,挂靠于《华中建筑》开展多种活动;
(2)编纂出版“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
(3)推动钱学森先生所创“山水城市”学说的研讨与实践;
(4)对《华中建筑》26年资料的大体清理,提出21个有待传承的课题。并提出关于建立《华中建筑》文化产业联合集团责任有限公司的策划书(草案)。
听其言,观其行,睹其果,感到26年来,《华中建筑》编辑部的成员为建筑文化事业的献身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努力很了不起,我不能不为之感动和钦佩不已。
3 “三有”与“三自”
一个地方性建筑科技期刊,在短短的26年间,登上了几个大台阶。由一个不起眼的季刊“异军突起”,成为泱泱大国建筑期刊群中的佼佼者,名列第四位,是何等地艰难曲折,这里有多少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呵。笔者这里只想就“三有”和“三自”,作为编刊关键环节谈谈个人的浅见。
“三有”——有主导思想;有文化追求;有高端目标。
“三自”——自信、自胜、自强。
介华先生在2013年5月30日复我的信[4]中说:
“我从创刊(1983年)始,我有自己的办刊理念——‘反者道之动’(老子语)。发刊词中我已经申述明白,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别人重在输入,我则重在输出(文化),这是出于中国的国情、民情、风俗;而且要攀登建筑科技领域的制高点。”
此话引起我的共鸣和振奋,立刻找来《老子》一书,查阅此话出处的确切位置。原文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21个字太能说明《华中建筑》能“异军突起”的思想根源了。这是该刊的源头创新,办刊理念创新,是传家宝,值得珍惜。
“反者道之动”,用今天的话说叫“逆向思维”。要想从无到有,只跟在别人后面爬行,或者搞山寨版是不行的,必须从能做出新鲜的、有滋有味的面包开始,而不能靠搜罗别人的面包屑混日子[5]。必须做到你没有的我有,你有的我比你的好,你输入,我输出,而且要攀登制高点。
“反者道之动”的另一层意思是寻根究底,不仅知道“有什么”,而且要明白“为什么”,输入的东西必须批判地吸收,否则,中毒受害的危险很大,许多生搬硬套的引进就是这样的恶果。我们有一边儿倒学习苏联老大哥的教训,也有东施效颦地盲目跟着外国的建筑流派走的教训,这些都是缺乏自己独立思想、缺乏自己的文化追求、缺乏必要的理论研究、建筑评论和科学评估的恶果。
《华中建筑》编者能坚持实践这“三有”,才会有今天的高水平、高质量的文章、版面设计、印刷是毋庸置疑的。
所谓“三自”既是对编者而言,也是对文章的作者和读者而言的,在这方面三者取得共识,才有可以输出的中国优秀建筑文化产品。
关于“三自”中的自信:
自信,首先是指编者对楚文化、华夏文化的自信,对中文作者的自信。所以敢于提出和实现“输出”中华优秀建筑文化的奋斗目标,并且编辑出版“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组织相应的活动吸引对此有研究的人写文章。特别是对许多年轻的建筑师和年轻作者的重视,使刊物的作者群新人不断快速增长,好文章、好作品陆续不绝地大量涌现出来,才可能由季刊短时间变成双月刊,到现在的月刊,即成为内容丰富、展示多学科成果、综合性很强、厚达200页的月刊。
关于“三自”中的自胜:
老子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33章)意思是,真正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大的人,立于不败之地的人。
介华先生在“报告”[3]中,解读“编辑”这个角色时指出,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就是一名编者,随后他列举了《左传》编者左丘明、《吕氏春秋》主编吕不韦、百科全书型《淮南子》和有史论及史评的《史记》编著者刘安和司马迁。他鼓励从事编辑工作的同仁,看到编辑工作的高尚和重要,应当为从事这个职业自豪和奋斗。同时,他提出“编辑必须是专家”,“必须不断提高编辑自身的文化修养”的要求。一个编辑部有这样的带头人,在有这样眼光和土壤的环境中工作真是幸事,难怪《华中建筑》从诞生、成长、成熟能够这么快。
4 优势和前景
仍然从老子的“反者道之动”说起。如前所述,与此相连一气呵成的还有16个字,也很值得重视。因为,前5个字,30年来《华中建筑》做得不错,已经取得令人注目的成绩,这是已有的优势,今后30年,是否为实现后面的16个字也做些努力,这是笔者的期望。
为了写此文,我粗略地翻阅了2013年1-6期《华中建筑》。总的感觉,优势很大,基础很好,前景远大。
虽然一时难于实现高老先生策划的《建立华中建筑文化产业联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草案)》[6],但可以发挥和施展的空间很大。笔者有如下看法。
(1)目前刊物的常设栏目(或称“基础版块”)既科学又合理,并已成为贵刊的基本结构形象。它们是:“城市”、“论坛”、“技术”、“实践”、“规划·园林”、“建筑文化”,既囊括了建筑科学技术文化的主要内容(城市、规划、发展建设,园林、建筑学),又保持了《华中建筑》与国内外同类期刊的区别和特色。这些基本栏目(板块)是每期必保的,根据需要还会出现一些弹性栏目(板块),如今年第3期出现“建筑教育”栏目。
(2)《华中建筑》突出了“论坛”的重要性,是该刊的一大特色。表明该刊重视观念、思想、建筑哲学、理论创新、源头创新、思路创新的作用,这是十分难得的。目前除了刚刚问世不久的《建筑评论(丛刊)》和《建筑史论文集》,其余几乎都是以建筑设计和建筑实录内容为主,缺少建筑理论刊物。
事实上是观念、哲学、思路引导设计构思而不是相反,所以目前这么安排是十分得体的,是符合思维规律的。研究、评论建筑哲学观念、设计理念是设计的起点和全过程所必需的事情。正如台湾建筑文化泰斗汉宝德先生所指出的,设计,特别是建筑设计是一种理性行为,它不同于文学艺术创作。[6]这话是汉老在其2012年出版的新作《设计型思考》中说的,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该书是一大贡献,建议凡关心建筑设计的同行不妨找来看看,定会有所启发。
至于为什么国内设计水平提高甚慢?笔者认为与不重视理论和评论关系极大。这里引两段话,供各位思考。一段是撒切尔夫人所言:“中国是无需重视的国家,它只生产洗衣机和冰箱,不生产思想。”另一段话是一位美国教授所言:“十年前在美国也曾流行过一股汉语热,但很快就消失了。如果汉语背后没有文化,文化背后没有思想,思想背后没有精神,也终究会消失。”[7]我不禁要问:我们目前的建筑文化有多少思想和精神?
(3)希望在此次总结《华中建筑》30年时,能听到更多的朋友挑毛病,提出诚恳的建设性意见,以保持和发扬该刊实践“反者道之动”的好传统。这里,我始作俑者,如果讲得不对,欢迎批评。
首先,我不同意讲《华中建筑》列为第4位便是处于“巅峰状态”。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没有巅峰可言的,更不应当以排名次论英雄。各有所长,各有各的贡献和特色没有可比性。所谓特色便是片面性——是真理片断的持有者。“双百方针”本质上就是让片面性做贡献。须知,片面性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反者道之动”也含有这层意思,所以,保持特色而不要求全责备,求全责备是没有好前景的。
再者,我不同意讲“《华中建筑》作为地方性刊物也只能如此了”。如今是地球村,是网络世界,“世界是平面的”,《华中建筑》可以发挥的天地还大得很呢!
第三,不要让“电子版”束缚了头脑和手脚,编者千万不能仅只做“电子版”的文章。那样将会失去许多珍贵的手头和口头作者,这些不会“电子版”操作的作者的作品是在需要保护和吸收的范围。
第四,作为“建筑文化”和“论坛”的作者面,似应扩大到关心建筑科学和文化发展的读者。需要多听听建筑界以外的声音。只搞“先锋论坛”似乎太狭窄了。况且Comments Forum译作“先锋论坛”也不名副其实。而且,评论的对象也需要扩大,才有益于建筑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第五,尊重作者的文责自负。凡属于重要的观点和关键词的修改,必须经过作者本人同意,否则会失去一些有创见的作者,那将是很可惜的事情。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M].梁海明,译注.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12:73.
[2]《华中建筑》编辑部.建设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建筑(代发刊词)[J].华中建筑,1983,10:7-14.
[3]高介华.试议“编辑必须是专家”及“编辑的文化修养”.
[4]高介华.致顾孟潮的信.2013-05-30.
[5]面包与面包屑[J].民主与科学,2012.
[6]汉宝德.设计型思考[M].台北:联经出版有限公司,2012,4.
[7]摘自网络邮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