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放射线治疗的种类及治疗机

放射线治疗的种类及治疗机

时间:2023-03-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除了甲状腺癌仍以碘来治疗外,其他注射、灌注放射性核素的治疗法已极少使用,而为化学药物所取代了。近接放射线治疗常用来加强控制局部的肿瘤,保存重要器官或肢体的功能,治疗再发的或无法切除的肿瘤,及控制先前已照射过的肿瘤;可与远隔体外照射合并使用来治疗癌症。

根据放射能所在的位置,放射线治疗可分为两大类:

(1)体外放射线(external radiation)治疗:即放射源是置于身体外。

(2)体内放射线(internal radiation)治疗:则是将放射源食入、注入或插入身体。

(一)体外放射线治疗

因为放射源与身体之间隔着一段距离,故又称为远隔疗法(teletherapy),民间俗称“大电”,可照射较大范围且剂量分布较均匀。远隔治疗时所用的治疗机大致有下列几种:

1.传统的X线治疗机 最早期的远隔X线治疗机,所能产生的电压有限,因此只能产生40~150千电子伏特(KeV)的能量(注:1电子伏特是1个电子经电位差为1伏特的电场加速所得的能量;1eV=1.602 1×10-19J),故穿透力差而无法深入身体,只能治疗表皮的癌。1920年以后有能量较大的深部X线治疗机,可产生250~400KeV的能量,但是仍无法深入治疗身体较深部的肿瘤,且对正常组织的伤害大,很容易有皮肤的溃疡及骨骼的坏死。因此目前除了表层的皮肤癌可能仍用这些传统的X线治疗机治疗外(若无电子线治疗机时),其他癌症的治疗已为可产生更高能量、能更深入治疗的百万伏特治疗机(megavoltage beams)所取代了。

2.百万伏特治疗机 目前最常用的远隔治疗机皆属于百万伏特机,可产生百万电子伏特(MeV)的高能射线。这类治疗机包括有:

(1)60Co(钴-60)治疗机:60Co治疗机并非利用电压来供给放射能,而是60 Co人工放射性核素在进行原子核蜕变时,自然放出平均约1.25百万电子伏特(MeV)的γ射线。因其能量较大,可穿透至较深部的组织,而且大部分的放射能量之吸收发生于皮肤下,较能减少对皮肤的伤害。此外,60Co治疗机的装置简单,并不需要复杂的电器设备,操作及维修容易且使用可靠,所以大部分的癌症放射线中心皆配备有60 Co治疗机。但因60 Co持续的蜕变,单位时间内所放出的剂量会愈来愈少,治疗时间也就需随着延长。为了避免治疗时间拖延太长,一般5~6年要更新射源。因60Co有放射性,在更新、废弃及搬运处理的过程中,有环境污染之虞。另外,其能量少于2MeV,穿透力也比不上直线加速器所产生的10MeV的X线,故其使用已渐为直线加速治疗机所取代。

(2)直线加速治疗机(linear accerator):直线加速器可在高压电场下,将电子于真空管中以直线轨道加速,产生高能的电子射线。直线加速治疗机中装备有靶(tungsten target),当电子束撞击到靶时,因速度减缓释出能量,此能量即为电磁波型X线。若装置上的靶是活动式的,将靶移除就可用电子束直接照射,是为粒子型放射线。X线同γ射线一般,穿透力大,可用来治疗深部的肿瘤。电子线则与β粒子线相仿,能量易被皮肤及其下数厘米的组织吸收,穿透力小,因此常用来治疗表浅的病灶,如皮肤、胸壁或表层的淋巴结等。

直线加速治疗机所放出射线能量依装置的电压不同而有所不同;所放出的X线大致在4~20MeV,而电子线为6~30MeV。虽然此装置需要较复杂的电器设备,但单位时间内可放出的剂量大,故治疗所需时间短,且较无辐射污染的问题,因此已成为广泛使用的放射线治疗机。

(3)电子回旋加速治疗机(betatron):电子回旋加速器的功用与直线加速器相仿,可在电磁场的作用下,使电子于环形真空管中回旋加速,产生10~30MeV的高速电子线,若加装靶,也可放出18~40MeV的X线。虽然其电子线的穿透力较大,可用来治疗深部的肿瘤,但射野较小,装置也较大较复杂,使用率远不及直线加速治疗机。

3.高线性能量转移治疗机 上述所提到的传统、60 Co或电子加速等治疗机所放出的X线、γ射线或是电子线都是低线性能量转移型放射线,其游离能力较差。高线性能量转移的放射线有较大的游离能力,对缺氧的或非分裂期的癌细胞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其剂量可集中于肿瘤区被吸收,故可减少周边细胞的受损。然而,这类治疗机的装置极复杂而占空间,且花费高,在国外也只有少数的医疗研究中心备有此类治疗机。

高线性能治疗机大致配备有核子反应炉以制造粒子如中子、质子或氦离子,并有回旋或同步加速器以加速粒子。依所放出的粒子种类,大致可分为(Hilderley &Dow,1996):

(1)中子机(neutron beam)。可放出16~50MeV的中子线。

(2)重离子机(heavy ion beam)。如质子机或氦离子(α粒子)机,可放出高达600MeV的质子线或α粒子线。

(3)负π介子机(negative pi-meson beam)。π介子是连结原子核内质子与中子的微小粒子,可在质子加速撞击到碳板时,以磁场来收集,其能量为40~70MeV。

(二)体内放射线治疗

口服或注射放射性核素大部分是用来做核子医学的检验,如甲状腺摄影时予131I口服,而骨骼扫描时予注射99 Tc,依细胞吸收的程度显影后,来判断是否有癌细胞的出现或侵犯的范围。口服、吸入或注射放射性核素也曾被用来治疗肿瘤,如口服131I液来治疗甲状腺癌所造成的甲状腺功能亢进,静脉注射32P以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胸膜腔内灌注198 Au来控制恶性胸腔积液,或腹膜内灌注32P来治疗卵巢癌引起的腹腔积液。

目前除了甲状腺癌仍以碘来治疗外,其他注射、灌注放射性核素的治疗法已极少使用,而为化学药物所取代了。因此体内放射线治疗仍是以插入法将密封的放射源置于体腔内(intracavity)或组织间隙中(interstitial)来照射患部为主,此法称为近接治疗法(brachytherapy),俗称“小电”。

近接放射线治疗常用来加强控制局部的肿瘤,保存重要器官或肢体的功能,治疗再发的或无法切除的肿瘤,及控制先前已照射过的肿瘤;可与远隔体外照射合并使用来治疗癌症。近接治疗时所插入的放射源分为暂时性可移除的及永久性的两种:①暂时性可移除的放射源包括有:226 Ra(镭-226)、182 Ta(钽-182)、192Ir(铱-192)、137 Cs(铯-137)及60 Co(钴-60);②永久性射源则可用125I(碘-125)、198 Au(金-198)、222 Rn(氡-222)、或32 P(磷-32)。依肿瘤的部位及需要照射的范围大小,可将放射源密封成针状、线状、条状、管状、颗粒状或胶囊状来使用。

1.体腔内近接治疗 最常用于子宫体或子宫颈的癌症,早期以镭锭置于子宫体或阴道穹窿来治疗,但因镭的单位时间放出的剂量较低,治疗时间较长,目前已少用,而以铯或铱来替代。通常病人要先在手术室中将辅助的治疗工具插入子宫体或子宫颈,确定位置正确后,再在治疗室中将放射源放入来照射。这种先植入工具再放入射源的方法称为后荷式(after loading),可减少患者暴露在放射线下的危险。对于鼻咽癌,也可以此种后荷近接法,用铱来做体腔内放射治疗。

2.组织间质近接治疗 常用于头颈部的癌症,一般是以铱为暂时性可移除的放射源来治疗。患者要先在手术室中将工具或放射源插入,待治疗完后再移除。有些腹腔或胸腔的癌症也曾流行用植入放射源来治疗,因需手术植入工具或放射源,且患者可能要住院治疗,所以现在已很少使用,而以电子射线等体外照射取代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