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约稿方法的再探讨
罗向阳 张 翔 李 辉
(《机电工程》杂志社浙江杭州310009)
作者简介:罗向阳,《机电工程》杂志社副主编,副编审,高级工程师
摘 要:吸引和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是提高文章被检索概率的关键,是提高刊物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力的保证。面对目前国内越来越激烈的稿源资源竞争态势,如何提高约稿的效果成为刊物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从向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约稿、以聘请审稿专家的方式约稿以及向科研团队约稿等多个方面入手,就如何提高约稿的效果作探讨。
关键词:科技期刊;约稿;中青年专家;审稿专家;科研团队
数字出版时代科技论文被检索概率的高低应是论文本身学术水平和编辑技巧两方面的综合结果[1]:一方面是论文本身的学术水平问题,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研究的又是学科前沿与热点问题甚至学科综述,网络被检索概率和被引频次自然都较高;另一方面是科技期刊编辑技巧的问题,在论文研究水平一定的情况下,通过编辑优化加工,也可以进一步提高论文被检索概率。
相比较而言,论文的学术水平是期刊生存的命脉,保证并有序提高优秀论文的发刊量将从根本上解决国内期刊普遍影响力低下的问题,极大地提升刊物的社会影响力及学术价值。
基于以上原因,面对近年来本刊自由来稿的数量和质量有所下降的现状,立足于本刊现有编辑队伍,为了保证本刊拥有高质量的稿源,进而保证本刊的综合质量,向专家约稿已成为当前本刊提高期刊竞争能力的核心工作内容。本刊近年来结合自身的办刊实践,主要通过吸引和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入手,来探讨提高科技论文的质量、扩大期刊影响力的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1 把中青年专家作为主要约稿对象
作为学术期刊,能够约到学术名家的稿件,不但可以装饰门面、提高期刊的声望,而且也能够提高期刊的综合质量。本刊多年来在向学术名家约稿方面的经历发现,向学术名家约稿普遍比较困难,即使是碰运气有所斩获,收到的稿件也只能算作凑数之作,难以算作高水平的文章。个中原因主要在于[2]:
(1)学术名家年纪大,事务多,精力有限,面对约稿,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曾经有一位老专家碍于杂志社一再约稿的情面,无奈之下只得把自己参与主编的某本手册中的部分内容组合了一下,成为一篇文章,然后发给我们。
(2)学术名家名气大,认为文章如果发表在国内学术期刊有降身价,他们中的大多数会将好的论文发表到国外期刊,这是我们国家一个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当然是和我们国家的体制有关系。笔者曾经参加过一个期刊论坛,会上就亲耳听到一位知名学者在其发言中明确表示,他带领的团队写出来的高水平论文全部投向国外期刊。
(3)学术名家学术地位高,且大多脱离教学、科研一线,拿不出好的科研成果来。甚至有些知名学者认为自己已经功成名就,遂一门心思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没有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做学问,拿不出成果来在所难免。
基于以上的原因,在参考同行一些做法的基础上,本刊多年来在约稿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实践与探索,发现一个现象,即向国内高校中青年专家,有些还是学科带头人约稿的效果比较好。经我们的分析,原因在于:
(1)中青年专家年轻,活力充沛,容易接触与交流。可以获得其对期刊的直接参与和支持,为期刊的发展实实在在地出力。
(2)中青年专家普遍处于教学、科研一线,承担的项目或者课题较多,科研成果多,且较新。
(3)中青年专家普遍处于学术积累期,且普遍视期刊的审稿邀请为同行交流的一个好机会,使其能够通过审稿这一过程了解到更多的相关研究前沿信息,因此对期刊的约稿也能够积极响应。
(4)中青年专家普遍学术声望不高,大多也想借此机会提升一下自己在业界的声望,所以会积极配合期刊的约稿请求;有些中青年专家甚至还会推荐一些身边的同行一起参与进来,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具体做法是:从作者信息资源入手,即从论文中的中青年专家——通讯联系人入手(本刊对来稿有个要求,就是要注明论文的通信联系人(导师)的信息),通过其邮箱,首先对其向本刊投稿表示感谢,进而向其约稿。
目前,本刊从国内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处获得的稿件占到约稿总量的绝大多数。实践发现,他们中大部分人觉得本刊向其约稿是一种荣誉,是期刊对其学术水平的一种认可,因此积极参与,工作认真,很多人还对本刊提高水平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
我们还听取一部分高校老师的建议,每期杂志出版之后向其邮寄一批杂志,由他们向其高校同行分发;在其高校BBS或者研究生论坛上发帖,征集稿件,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本刊针对每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在每期期刊出版后都会向其邮寄一份期刊,使本刊在其团队及其高校扩大了影响力;同时,在此基础上本刊在其高校影响力获得提升之后,往往会吸引一批该校的其他研究论文来本刊投稿,比如我们向某高校机械学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约稿,刊物在其高校取得一定影响后,又吸引了该高校其他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的来稿。
2 以聘请审稿专家的方式约稿
与本刊多年来的审稿工作经验相结合,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聘请审稿专家,通过他们为本刊审稿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与联系,扩大期刊在其高校的影响力,进而在条件成熟时向其提出约稿要求。这一做法我们杂志社已经实施了很多年[3]。
而其中聘请审稿专家过程中,除了通常采用的发邮件聘请、请现有专家介绍其他专家等方法之外,我们还独辟蹊径,注重发挥本刊网站的作用,在自己期刊的官方网站上长年贴出公告,鼓励国内符合要求的广大中青年专家通过自荐的方式成为本刊的审稿专家,此举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很多人反映本刊请其审稿对其自身而言也是一个学习过程,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过程对其开拓研究视野很有好处。
实践经验证明,这一做法在提高审稿质量的同时,切切实实提高了约稿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本刊的审稿质量,扩大了专家所在高校的投稿数量。而且随着本刊审稿专家地区范围的扩大,也扩大了本刊来稿的范围。
针对平时表现较好的审稿人,我们在合适的时候都将他们推荐到杂志的编委队伍中来,以加强编委力量。因为期刊编委会是期刊学术发展的领导组织,是保证期刊学术水平的中坚力量,理应由一批既熟悉专业知识又热心支持期刊发展的专家学者所组成。平时在办刊过程中,本刊注重发挥他们的作用,悉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利用他们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声望,为期刊加快发展速度而服务。
3 向科研团队约稿
科学研究是一项团体性工作,每一支研究团队有一定数量的研究生队伍。如果仅仅是向个人约稿,往往范围有限。本刊的具体做法是:以相对较为熟悉的审稿老师作为介入点,请其向其科研团队约稿,形成由“点”到“面”的转换[2]。
实践证明,这种约稿方法所带来的效果是明显的,能够长期获得其科研团队项目或者课题研究的系列文章。比如说,福建省某高校有一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将其研究的港口起重机系列文章,从港口起重机工作模态分析,到整机结构有限元分析与应变测试,等等,形成了一个系列。
另外,为了保证该方法的连续性,本刊在实践中还注意做好服务工作[4]。
具体的做法是:通过发挥本刊官方网站及纸质期刊的信息平台作用,借此来对该团队的科研情况、机构组成、人员构成、成果奖励、业绩材料等,在纸质杂志专版及在网站上,做成彩色页面,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加以展示,发挥媒体的宣传效应,增强其团队或机构的社会知名度及业界影响力。
举例来说:浙江省某高校机械学院下属的有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我们就是通过以上做法,客观上一定程度地扩大了该实验室的社会知名度;同时他们也反映此举对其团队的研究生招生工作也具备一定的效果。
4 通过编委会主任牵头约稿
通过编委会主任牵头,对《机电工程》的组稿约稿工作给予切实的支持和帮助。由编委会主任指定一位专人负责指导这项工作的具体开展。对主要选题方向和组稿范围以及栏目设置提出一些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定期向编委及特约审稿专家通报办刊状况。通过定期向他们通报办刊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取得的成绩,经常性地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感谢,使他们觉得期刊很重视他们所作出的贡献,对他们的工作表示肯定,从而引导他们为期刊撰写更多的文章。
5 采用高校执行编辑来约稿
由熟悉的高校委托几位青年老师担任执行编辑,负责该期的稿件征集及评审工作。为《机电工程》的“本刊特约专稿”栏目及其他专栏提供质量优秀的论文[5]。
通过从事科研工作的青年教师自身,更能把握当前研究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选题,组织高水平的稿件。同时,同行专家的自由组稿,有利于相应专业内容稿件的审核。以《机电工程》杂志编委、浙江大学某教授为例,其组织的相关稿件,主要涉及智能制造、精益制造,与其所从事的研究高度相符。因此,文章的质量更容易把关,论文学术水平较高。
6 结语
实践证明,这些做法的实施日积月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既扩大了本刊的审稿“专家库”,提高了本刊的审稿质量;同时又借此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高校领域拓展了约稿范围,形成了一支新的投稿队伍。与此前的来稿相比,目前本刊稿件的地域更广、质量更高;同时也让杂志社加深了对一些院校、学科科研状况的了解。在保证了期刊的学术水平得到稳步提高的同时,使得期刊的影响因子等主要文献计量指标也有了一定的提升。期刊的影响因子在国内机械工程学科始终位居前列。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所列的机械工程领域,在总计80余种期刊中高居第9位。
总之,作为学术期刊而言,要提高学术水平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付出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努力。同样,作为期刊的重点工作,约稿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是一个期刊与作者、读者进行交流,来共同提高的过程。
而作为一份学术刊物,大量的高水平稿件是提高刊物学术水平的根本保证。同时,随着刊物质量及学术水平的提高,又会带来刊物社会影响力的扩大,有力地吸引更多的优质稿件;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杜秀杰,赵大良,葛赵青,等.数字出版时代如何提高科技期刊论文的显示度[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1):126-128.
[2]卓选鹏,赵大良.莫叹专家赐稿难转变思路谱新篇[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1):141-142.
[3]罗向阳,赵群,李辉,等.科技期刊编辑如何开展约稿工作—以《机电工程》杂志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3):117-119.
[4]赵丽莹.关于约稿[EB/OL].编辑之家,[2012-11-22].http://www.editorhome.cn/reading/15354/89e93950-adfd-4d64-88bd-444f0e66599a.aspx.
[5]吴守凤,韩长友.试论学报执行编辑的工作及其素养[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06-1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