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资料
从全球盲目流行病学资料来看,在各种引起盲目的原因中,白内障占46.0%,沙眼占12.5%,河盲占0.6%,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盲占3.3%,其他如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外伤和角膜病等占37.5%。由此可见,白内障为全球首位致盲眼病。据1999年赵家良教授估计,目前全世界约有18 000万视力损伤的人群,其中约4 500万为盲人,约2 000万人因白内障而致盲。这些盲人中,60%生活在非洲撒哈拉地区、中国和印度。
(二)我国白内障患病率
新中国成立初期,沙眼在我国广泛流行,其患病率高达50%,部分边远地区甚至高达90%以上,是我国首位的致盲原因。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多部门和多方面的努力,我国的沙眼防治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白内障已经取代了沙眼,成为我国主要致盲原因。赵家良等(2001)在北京顺义区对5 084例5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调查,白内障患病率为23.31%,双眼视力<0.1的白内障患病率为2.22%(Zhao,1998)。1987年全国范围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张士元,1999):抽查人数1 579 316人,盲目的患病率为0.43%,低视力的患病率为0.58%。盲与低视力的原因为:白内障占46.07%,角膜病占11.44%,沙眼占10.12%,屈光不正及弱视占9.73%,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占5.89%,青光眼占5.11%。60岁及以上年龄盲与低视力的原因为:白内障占60.11%,沙眼占10.84%,角膜病占9.42%,青光眼占5.42%,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占4.35%。白内障低视力的患病率为0.46%,白内障盲的患病率为0.18%。1999年,许京京等报道抽查广东省斗门县5 342例50岁以上农民的调查结果:盲患病率为2.67%,低视力患病率为19.91%。盲目原因:白内障占44.90%,角膜混浊占16.36%,眼球萎缩或无眼球占10.76%,屈光不正占7.08%,青光眼占5.88%。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我国盲的患病率为0.43%,推测全国有盲人500多万,其中46%由白内障引起。
(三)我国的防盲治盲工作
十年动乱严重破坏了我国的防盲治盲工作,使得防盲治盲工作被迫中断,我国的白内障盲人大量积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估计我国现有急需手术治疗的白内障盲人有300多万,每年新增白内障盲人约40万。随着社会的老龄化,预计每年新增白内障患者将超过50万。现每年能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约50万例,按推测,每年必须完成70万~90万例才能在2020年解决新发的和积存的白内障盲人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防盲工作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84年,在卫生部的领导下,我国成立了全国防盲指导组,统筹全国的防盲治盲工作,将防盲治盲工作列入了国家工作项目,制定了《全国防盲计划大纲》(1984)和《1990~2000年全国防盲和初级眼保健工作规划》(1992),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也相继成立了防盲指导小组。1989年,全国防盲指导组申请加入了国际防盲协会,该协会为非政府性防盲组织,致力于全球盲和低视力的防治。卫生部等国家部委发出通知,规定从1996年起,每年的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世界卫生组织和许多非官方组织也大力支持我国的防盲治盲事业,于1995年和1998年两次召开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卫生部/国际非政府组织关于中国防盲的协调会,专门研究我国的防盲治盲工作。我国卫生部与全国残疾人联合会领导的“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在国际狮子基金会的援助下,正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广泛开展,我国的防盲治盲事业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手术技术的提高,我国的白内障防治工作有了很快的发展。但是,应该认识到,我国的防盲治盲效率仍然较低,白内障手术率和手术覆盖率仍较低,白内障盲人的社会负担率较高,白内障手术脱盲率与脱残率均较低,我国的防盲治盲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