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晶状体植入与白内障摘除不是同一次手术完成,而是在白内障摘除一段时间后才进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这就称为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间隔时间可以是数天到数年,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可以是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睫状沟植入或缝线固定术,也可以是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
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时,如果间隔时间很短(如1周内),晶状体囊膜之间、囊袋与虹膜之间尚未形成牢固的粘连,可以在分离粘连后,进行囊袋内植入。但通常的情况是:晶状体囊袋已不能张开,人工晶状体只能植入在睫状沟;虹膜与囊膜之间粘连,需要彻底分离,有时甚至需要用囊膜剪剪开。但由于此时残留的囊膜已有一定程度的增殖,往往支撑作用较强。
(一)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
1.矫正视力有明显提高的无晶状体眼。
人工晶状体的英文含义其实就是眼内镜片,所以,如果术前戴眼镜的矫正视力不良,植入人工晶状体后的视力也不会好。但要注意两点:①术前有后发性白内障影响矫正视力的评估,术后视力可能优于术前的矫正视力;②术前存在大度数散光,一般的人工晶状体都不能矫正散光,所以,术后视力会低于术前的矫正视力。只要矫正视力有明显提高,患者认为值得进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就可以进行手术,一些患眼的术后视力虽然只有0.1,但已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手术。
进行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眼大多伴有外伤或一期白内障手术的术中并发症,往往存在角膜混浊、视网膜挫伤、视神经挫伤、玻璃体脱出等影响视力恢复的因素,所以,术前一定要认真评估患眼术后视力恢复的可能性,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手术预后,尤其要纠正“植入人工晶状体能增强视力”的观念。
2.禁忌证与一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禁忌证相同。
(二)手术方法
1.麻醉与结膜、角巩膜切口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麻醉方式要根据手术的难易程度而定,二期手术时往往要分离虹膜粘连,宜选用球周、球后麻醉。
2.分离粘连。这一步在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至关重要。通常是在黏弹剂的帮助下,用注水针头将粘连部分拨开,若粘连较紧,可以用囊膜剪剪开。分离范围至少要在相对两侧的后房形成足够空间,以植入人工晶状体,如果仍有粘连未能分开,就会导致人工晶状体偏位。
3.探查囊膜残留。确认残存囊膜足以支撑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4.将切口扩大到人工晶状体光学部植入所需长度,所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可为PMMA或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其方法与一期植入基本相同。如果眼内粘连较严重,建议使用PMMA人工晶状体。
5.瞳孔成形。对于伴有瞳孔变形的病例,可以同时行瞳孔成形术,以减轻术后畏光症状。
6.清除眼内的黏弹剂,关闭切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