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除了造成大量的患者残疾、丧失劳动及生活能力之外,给老年人带来的另一危害就是脑梗死性痴呆。在欧美国家,脑梗死性痴呆是老年人痴呆的两大原因之一,占所有痴呆患者总数的8%~18%,而在脑卒中高发国家的日本,脑梗死性痴呆则占到60%~74%。研究表明,脑梗死性痴呆源于脑缺血引起的局部脑组织软化、萎缩,当脑组织受损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出现痴呆症状。脑梗死性痴呆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人,男性比女性多。患者往往有多年的原发性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及多次发作的小脑卒中史,多在某一次脑卒中后突然出现痴呆,随后每一次新的发病而使痴呆呈阶梯式加重,故也称之为多发脑梗死性痴呆。其表现有以下几个阶段。
早期的类神经衰弱样表现,如头晕、失眠、耳鸣等,接下去就出现比较明显的精神失常,一是记忆力减退,尤其是近事记忆发生困难,而对几十年前的往事,则能记得,所以他们特别愿意与人谈以前的事情,常常被后代称为“老古董”。二是情绪不稳,容易激动,伤感忧愁,情绪变得十分脆弱,芝麻大的事情看得像西瓜一样大,并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而痛哭流涕,大发脾气。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记忆愈来愈差,不讲礼貌,无故哭笑,不认家门。
除以上表现之外,医生在检查时还可发现有多次小脑卒中后留下的痕迹。如四肢肌张力增高,震颤,行动呆板、困难,面部缺乏表情,言语不清或饮水呛咳等表现。脑电图有脑功能衰退的波形表现。脑CT显示多发性梗死灶。需要注意的是,脑梗死性痴呆有别于老年性痴呆,前者只是有轻重不同的记忆损伤,而不是完全的记忆障碍和丧失,也很少发展到像老年性痴呆那样不可收拾。脑梗死性痴呆患者的人格意识一般能保持到后期,而老年性痴呆却不能,患者会有行为怪僻等明显的人格障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