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静脉,由下肢前内侧内踝前,上行至股内侧,在隐静脉裂孔处与股静脉汇合。小隐静脉,由小腿后外侧外踝后,向上行进入静脉。下肢静脉曲张,是由于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使静脉压升高而引起静脉血管伸延、扩张和纡曲的一种疾病。
(1)静脉壁薄弱和瓣膜缺陷:无论是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还是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究其发病因素是:先天性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膜缺陷,导致静脉内压持久升高。静脉壁薄弱,在静脉压作用下静脉管腔扩张,瓣窦处的扩张导致静脉瓣膜无法紧密关闭,发生静脉瓣膜相对关闭不全,血液倒流、淤滞。正常的大隐静脉应有10~18个瓣膜,才能防止来自于下腔静脉(没有瓣膜)和髂静脉(只有1个瓣膜)血液的逆流。小隐静脉有9~10个瓣膜。据报道,约有38.8%的患者一侧或两侧大隐静脉上端没有静脉瓣膜。静脉瓣膜发育不良或缺失,就不能使大隐静脉血液正常的回流。血液回流困难和血液倒流,所形成的静脉压力进一步增高,最终导致下肢静脉曲张发生。解剖学研究表明,68例中有66例发现有髂总静脉间隔,单隔者为多,均为半月形,其游离面凸向下腔静脉管腔内,位于左、右髂总静脉汇合处正中者最多,偏向左侧者次之,偏向右侧者最少,偏向左侧者可使左髂总静脉入口变小,使静脉回流不畅。
(2)静脉内压升高:静脉血液本身由于重力作用,对瓣膜产生一定压力,正常情况下不会造成损害。但当静脉压力持续增高时,即可以使原先正常的或有先天性缺陷的静脉壁和瓣膜遭到损害,最终导致瓣膜关闭不全和静脉壁膨出。通常造成静脉压增高的原因较多,如长期从事站立性工作的人,由于血液的重力作用,加重了对静脉瓣膜和静脉壁的负担,持续性的压力增高,故可引发静脉曲张。有研究表明:静脉内压在立位时94厘米水柱,坐位时26厘米水柱,卧位时15厘米水柱,而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可达到140厘米水柱。除此,任何能使腹腔内压增高的因素均可导致静脉内压增高。如重体力劳动或剧烈的体育活动、慢性咳嗽、便秘等,闭气用力和腹部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压力均可影响静脉血液回流,因而损伤大隐静脉上端的瓣膜功能而发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