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育中使用药物的历史

体育中使用药物的历史

时间:2023-03-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体育中通过使用药物来增强运动能力和提高运动成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这种物质不像安非他明那样会使运动员突然虚脱或死在运动场上,但其副作用是不知不觉的、慢性的。自1964年东京奥运会正式在体育界提出反对使用药物以来,反兴奋剂的斗争已持续40多年。因此,药物滥用仍然是体育中的一个严重问题。

体育中通过使用药物来增强运动能力和提高运动成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运动员曾试图通过食用从蘑菇中提取的致幻物质来提高运动成绩。到19世纪,已有游泳、自行车、足球、拳击等运动员使用可卡因、士的宁、咖啡因、海洛因等药物。20世纪40年代末,苯丙胺(安非他明)已成为体育界内外滥用最严重的一种药,从而导致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丹麦自行车运动员Jenson在比赛中途死亡的恶性事件。50年代中期,不同类型的蛋白同化激素问世。到60年代初,几乎所有项目都有运动员使用这类药物,以使肌肉增大和力量增强。这种物质不像安非他明那样会使运动员突然虚脱或死在运动场上,但其副作用是不知不觉的、慢性的。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加拿大著名短跑运动员本·约翰逊尿检呈蛋白同化激素(康力龙)阳性而失去金牌,成为轰动世界的丑闻。

除使用以安非他明为代表的传统刺激剂和蛋白同化激素以外,在无需剧烈体力活动项目如射击、射箭等项目,有人用β受体阻滞剂来降低由于比赛时情绪激动所致的心率加快。对于有体重要求的项目如举重、摔跤、柔道、拳击等,有人则用利尿药来减体重。对于要长时间运动的耐力项目如长跑、自行车等有人采用血液回输的手段或使用红细胞生成素来提高其耐力水平。还有人使用强力作用不明确的生长激素和促绒毛膜性腺激素。

自1964年东京奥运会正式在体育界提出反对使用药物以来,反兴奋剂的斗争已持续40多年。但是一些新的药物和手段还在继续出现。因此,药物滥用仍然是体育中的一个严重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