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康复医学发展简史
朴素的康复概念及方法已有悠久历史,但将康复概念应用于残疾事业始于公元20世纪。康复与康复医学形成与发展的漫长历史大体分为四个时期。
史前期(1910年以前):康复已在医学、教育、职业、社会、福利各领域为残疾人进行了工作,如欧美于18世纪就开始了对盲聋儿童进行特殊教育和职业训练。在医疗上,古罗马、古希腊曾将运动、电、光、海水作为治疗方法。我国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记载有针灸、导引、熨烫疗法。电疗、光疗、水疗、热疗逐渐发展,结合体疗和按摩,就构成物理疗法,主要治疗运动系统疾病。古代曾有应用假肢和支具的记载,这些均为现代康复医学打下了基础。
形成期(1910—1940):将“Rehabilitation”一词应用于残疾人始于1910年,美国于1917年在陆军军医总监部下面,设置了身体功能重建部和康复部,于1920年制定了法律,保障给身体残疾者发放辅助支具、安排就业,1941年设立了有关残疾者康复的各省委员会,1944年又制定了残疾人雇用法。1917年美国纽约成立残疾和丧失劳动能力者院,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残疾者康复中心,在这里同时进行医学康复和职业训练。20年代至30年代,从大量的脊髓灰质炎患者康复中,总结出徒手肌力测定法及增加肌力训练法,并逐渐形成麻痹性疾病的支具疗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已用理、体疗法和作业疗法为大量伤员进行了功能恢复的实践,有力地推动了康复医学的发展。1931年英国皇家医学会中电疗分会等合并成为物理医学专业。1936年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医学院F.H.Knisen创立毕业后物理医学专业教育制。康复医学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
确立期(1940—1970):此期康复各领域的制度进一步完善,1960年改称康复国际,确定了康复概念,加强了康复医学领域内的国际性协作和交流。美国H.A.Rusk等提出了康复医学的理论、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康复医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1964年Rusk将其领导的科学研究更名为康复医学科和研究所;1947年美国将物理医学会改称物理医学及康复学会,并设立专科医师制。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召开了医学康复专家会议,发表了关于康复的专家报告,1969年由Licht创立了国际康复医学会。我国在建国后成立了一些荣军疗养院、荣军康复院,制定了革命残疾军人的定级、抚恤和优待政策,开办了盲、聋、哑学校、残疾人工厂及福利院,综合性医院成立了理疗科、针灸按摩科,许多医学院校开设了理疗学、物理学课程。在此期间,由于对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取得进展及人的寿命相对延长,脑血管意外及其后遗症成为康复的重要对象,发展了以神经学原理为基础的评定法和促进法训练。
发展期(1970年以后):欧美及日本大量设立康复机构,健全康复立法。美国于1973年将职业康复法改成“康复法”,将康复对象扩大到难于恢复职业的重病者及老年人,1976年实行残疾儿童全部就学。日本康复学会于1979年确立康复专科医生及专科康复医生的培养及考核制度。国际上尊重残疾者人权的认识逐步提高,1981年确定为“国际残疾年”,1983—1992年为“联合国残疾者10年”,提出了“完全参加与平等”的口号。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康复医学得到重视和迅速发展,康复医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全国成立了各级康复医疗机构,部分医学院校开设了康复课程,培养硕士研究生,举办了各种培训班。成立了康复学术组织如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物理康复学会)等。
二、传统康复医学发展简史
(一)汉和汉以前
随着医药的起源,康复医疗的实践活动也就开始了。例如,火的应用促进了灸疗、热熨等康复方法的产生,砭石的出现开创了针刺康复方法之先河,活动肢体以减轻病痛的“舞蹈”,不论从形式上还是从作用上来分析,都可看作是康复医疗中传统体育康复法的雏形。
夏商时期,人类对疾病已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并发明了酒和汤液,以酒“通血脉、行药势”,用于康复医疗。至周代,人们认识到沐浴对疮疡的康复作用,如《礼记》载:“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
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文化的繁荣,中医学也得到进一步发展。《黄帝内经》的出现,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其理论体系和指导思想是中医康复理论体系和指导思想的基础。《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整体观念、脏象学说及经络学说等,均成为指导康复医疗的理论依据。其中“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已成为中医康复学理论体系的核心。《黄帝内经》广泛应用了调摄情志、针灸、气功、导引、按摩、热熨、饮食、体育等康复方法,并总结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素问·异法方宜论》)的原则,说明当时的中医康复医疗已具有一定的水平。其对于进入康复阶段的慢性疾病所提出的一些调治原则,至今仍有指导意义。例如《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针对“痿”“厥”这一类肌肉挛缩,甚至瘫痪的患者,提出了采用导引、按跷等方法来促进功能的康复。此外,《黄帝内经》对于各种情志变化与脏腑之间的关系,以及时序、色彩、声音、五味、方向等与五行、五脏配属关系的阐述,实际上为调摄情志康复法、饮食康复法以及娱乐康复法等奠定了基础。
东汉医圣张仲景在全面总结前人医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著成《伤寒杂病论》。他所创立的辨证论治体系,对中医康复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他在《金匮要略》中阐述的许多后期或缓解期需要进行康复的慢性病,如虚劳、眩晕、血痹、消渴、心痛、中风后遗症等的医疗方法,实开药物康复法之先河。张氏在《伤寒杂病论》中专列“瘥后劳复”一篇,阐述了大病瘥后的药物康复以及饮食康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有关药物与食物康复经验的专篇。名医华佗在继承古代导引、行气、吐纳等功法的基础上,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神态和动作,创编了古代的医疗体操“五禽戏”,既能防病健身,又能促使患者康复。“五禽戏”是世界医学史上第一套由医生编成的医疗体操,一直沿用至今,它使传统的保健体育与医学紧密结合,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关注。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绘有多种导引方法,并注明它们的名称和主治疾病。在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中对膝、髋关节运动障碍使用了针灸疗法,说明在汉代已较广泛地使用针灸、导引这类康复方法。
(二)晋唐时期
这一时期中医康复医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中医康复医疗的水平较前有所提高,对于一些康复手段的认识较为恰当,许多康复方法得到较系统的整理和应用,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对消渴、偏枯等慢性病采用了具有较高科学价值的康复方法,官方还为残疾人设立了养病坊,这些都说明这一时期中医康复医疗有了进一步发展。
晋代皇甫谧根据《素问》《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所撰的《针灸甲乙经》集晋以前针灸疗法之大成,对针灸康复疗法的原则已基本概括。晋代葛洪所撰《肘后方》不乏药物康复法及饮食康复法运用的实例。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所撰《养性延命录》将气功、吐纳的方法与医学联系在一起,并有所创新,提出引气攻病而促使患者康复的方法,指出“凡行气欲除百病,随所在作念之,头痛念头,足痛念足,和气住攻之”,并解释了吐纳六字诀在医学上的功用。另外,各种自然康复疗法在民间已广泛流行,具有治疗、康复作用的泉水被称为“神泉”“圣水”。张衡在《温泉赋》中就有“温泉有治疗之功,亦可延寿保健”的记载。
隋代太医博士巢元方等汇萃群说而写成的《诸病源候论》,对中医康复医疗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该节在前40卷中,对导引、气功、按摩等有较详细的论述,后世流传的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近似的内容。该书所载200余条导引术势,均与吐纳功法结合而成,大多是有康复医疗作用的动作,其中的一些方法至今仍不失为有效的康复手段,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整理。其对消渴病的康复主张采取运动疗法,对偏枯病列出的若干气功与体育锻炼方法,迄今仍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唐代孙思邈对饮食疗法颇有研究,所撰《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六专篇介绍食养疗法。他提出的“五脏所宜食法”,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早的适用于康复的营养食谱。其关于药物、气功、按摩等康复方法的阐述,也都比较具体。王焘所撰《外台秘要》,充实、发展了《诸病源候论》中的康复内容,对其中的导引方法给予了理论上的说明。另外,还将磁疗、光疗、热疗、冷疗、沐浴疗法等用于康复医疗的实践,丰富了中医康复方法的内容。
此外,唐代昝殷在《食医心鉴》中列有食治诸方,主张药物、食物相结合的康复医疗方法,对当今仍有指导意义,唐朝太医署设有按摩专科,配备专人进行按摩、导引等,以促使患者康复。
(三)宋元时期
这一时期,由于十分重视医药学术成就的整理、总结和提高,一度出现了学术繁荣与学派论争的局面,中医康复医疗的方法和经验也因此而得到较为系统的整理提高与广泛应用。
宋代官方出版的方书《太平圣惠方》中有不少可用于康复医疗的方剂,对中风、产后、虚劳、偏枯不荣、脾胃不足、水肿以及诸般虚损等病证,注意采用药物与食物相结合的康复医疗方法,还选列药粥方129首,对后世中医康复医疗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后官方出版的《圣济总录》是采辑历代医籍并征集民间验方和医家献方整理汇编而成,其中卷188、189为食治门,载有一些属于病后康复医疗的内容,如食治虚劳、伤寒后诸证、脾胃虚弱诸证、产后诸证等,并收载药粥方113首。其中不乏良好康复医疗作用者,例如治虚劳的苁蓉羊肾粥、治慢性泄痢的补虚正气粥等,该书还充分肯定了气功、导引及按摩的康复作用。
宋·陈直编撰,元·邹铉续增的老年医学专著《寿亲养老新书》中,载有与康复医疗有关的内容;南宋张锐的《鸡峰普济方》载有以导引疗脚气病“以意领气”的康复医疗方法;宋代整理的《正统道藏》《大宋天宫宝藏》及其辑要本《云笈七签》虽为道家书籍,但载有大量气功、导引、按摩的资料,这些对中医康复医疗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价值。
此外,金元四大家的学术成就对后世医学有很大影响,对中医康复医疗的发展也各有一定的贡献。
(四)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康复医疗的范围已扩展到临床各科,康复适应证的问题已受到重视。特别是到了清代,一些医籍中列有专门章节记载康复理论和各种康复方法,其内容之丰富,范围之广泛,均是前所未有的。
明代医家对于一些需要康复医疗的慢性疾病,如水肿、消渴、痿证、中风、半身不遂等,已总结出比较完整的康复方法,并且认识到在对不同的疾病进行康复医疗时,必须根据该病的特性来选用不同的方法。外科医家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列“调理须知”节,虽专论外科病人的康复问题,但他所提出的从节制七情到预防外感,由注意饮食到药物调理的全面康复措施;对于其他各科病人的康复也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清代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中将康复方法列在卷首,其中包括按摩、动功等,这些方法摘自明代曹士珩所撰《保生秘要》一书。沈氏认为百病之生,皆由气之涩滞,故在药物治疗之后,还应设法调气,使病人得以康复。并认识到康复医疗与临床治疗不同,故仅在一些需要进行康复医疗的疾病证治方药之后列导引、气功之法,供医者选用。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的第十二章“调理诸法”中,全面阐述了对于热性病的康复医疗,其内容之系统详尽,在有关康复医疗的中医古籍中堪称首位。内容包括瘥后药物调理、食物调理、起居调理等。尤乘所辑《寿世青编》“病后调理服食法”一节,专门讨论饮食康复,其所列各种疾病的饮食康复注意事项,各种粥、糕等食疗品种,均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吴师机所著《理瀹骈文》在外治方法上为中医康复学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书中阐释和发展了熏、洗、熨、擦、敷、贴等具体的康复方法,明确提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须知外治者,气血流通即是补,不药补亦可”,并运用各种外治调摄的方法,促使病人的康复。
沈子复所著的康复医学专著《养病庸言》主要论述康复医疗的一般原则,列有康复措施20条,并且特别强调精神因素对恢复健康的意义,从心理医疗和日常生活起居两个方面对康复医学进行了发挥。由此可见,明清时期中医康复医疗已达到较高水平。
在民国时期,中医康复医学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五)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对中医药学的不断挖掘和整理,中医在康复医学方面的独特理论和多种行之有效的康复方法得到系统的整理和总结,中医康复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经逐步形成。此后,中医康复学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康复医疗机构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不同层次的康复中心、康复医院、综合医院或疗养院中的中医康复科室相继建立,社会福利部门也开办了一些为残疾人、老年人服务的机构,使中医康复学的理论和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是中医康复学发展的必备条件。
2.培养中医康复医学人才 目前,全国大多数高等中医院校都设置了针灸专业、推拿专业,近年来北京、南京等地的高等中医院校开设了中医养生康复学专业,为学生开设针灸学、推拿学、气功学、中医饮食营养学、中医康复学、中医传统体育等课程,培养中医康复医学人才,不断充实康复医疗机构,这是中医康复学能够得以发展的根本。
3.开展学术活动,提高学术水平 随着中医康复学日益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该学科的学术活动也日益活跃。198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卫生部批准成立了“中国康复医学研究会”的三个专题委员会。1989年11月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国际传统康复医学学术会议。中医康复学的专著和杂志相继出版。例如,1984年出版的《康复医学》一书中已有“中国传统的康复医学”专章,以后相继出版了郭子光等主编的《中医康复学》、陈可冀主编的《中国传统康复医学》、张子游及傅世垣主编的高等医学院校选用教材《中医康复学》。《中国康复学杂志》已于1986年2月起公开发行,其他康复类杂志,如《现代康复》《中国心血管康复医学》等杂志也相继问世,这一切都活跃了中医康复学的学术气氛,促进其理论及临床水平的不断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