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时间:2023-03-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论述颇多。自《内经》至唐宋,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多从“内虚外中”之“外风”立论。认为中风病的病因病机为“湿痰生热”。强调正气自虚为中风病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建国后,中医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探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关于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论述颇多。从病因学的发展来看,经历了从外因论到内因论的发展过程。自《内经》至唐宋,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多从“内虚外中”之“外风”立论。如《灵枢·九宫八风篇》中“其有三虚而偏重于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灵枢·刺节真邪》中“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灵枢·热病》中“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中“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复返则死。”《素问·通评虚实论》中“……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灵枢·经筋》中“足阳明之筋……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内经》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体质、饮食、精神刺激、烦劳过度、外受邪风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认为由以上原因导致机体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甚则血随气逆,蒙蔽清窍,阴阳不相维系的证候。

《金匮要略》中指出“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㖞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说明中风病的发病以“络脉空虚”、“贼邪不泻”为前提,提出以内因为主,外中风寒之邪为诱因的“内虚外风”说。病邪中人,经脉痹阻,营卫不能运行于肌表肢体,清窍脏腑失养而发为中风病。

隋唐时期,仍宗《内经》之“外风”说,如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有“中风者,风气中于人也。风是四时之气,分布八方,主长养万物。从其乡来者,人中少死病;不从其乡来者,人中多死病。其为病者,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其入经脉,行于五藏者,各随脏腑而生病焉。”的记载。继之,宋·严用和《济生方》中也有“荣卫失度,腠理空疏,邪气乘虚而入,及其感也,为半身不遂”的记载。

至金元时代,百家争鸣,各家虽观点不同,但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都对“外风”论提出了异议,强调内在致病因素的重要性,纠正了中风病因“外风”说。刘完素(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记载有“凡人风病,多因热甚,而风燥者,为其兼化,以热为其主也。俗云风者,言末而忘其本也。所以中风瘫痪者,非谓肝木之风实甚,而卒中之也。亦非外中于风尔。良由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不所知也。”以火热立论,认为“中风”系心家之病,否定了中风为肝家之病说。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指出“由今言之,西北二方,亦有真为风所中者,但极少尔。在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在《丹溪医集》中指出“大率主血虚有痰,以治痰为先。或虚挟火与湿,亦有死血留滞者,外中于风者,亦有中气者,当从痰治,顺气化痰。”“半身不遂,大率多痰……”认为中风病的病因病机为“湿痰生热”。而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邪之大者,莫若中风。风者,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虽然,无虚邪,则风雨寒不能独伤人,必先中虚邪,然后贼邪得入矣。”强调正气自虚为中风病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

及至明朝,王履在《医经溯洄集》中首先明确指出中风不是由外邪引起的:“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愤怒伤其气,多有此疾,壮岁之时无有也。若肥盛则兼有之。”并且把中风分为“真中”和“类中”:“昔人、三子(指刘河间、朱丹溪、李东垣)之论,皆不可偏废。但三子以相类中风之病,视为中风而立论,故使后人狐疑而不能决。殊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辨之为风,则从昔人治;辨之为火气湿,则从三子以治,如此庶乎明理而用法当。”他的说法被后世医家称为“内风论”。继王氏之后,明·张景岳又别立“非风”之论,更强调指出“中风”并非因风而起,是内伤使然。他在《景岳全书》中写道“非风一证,即时人所谓中风证也,此证多见猝倒,猝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而古今相传,咸以中风名之,其误甚矣。故余欲易去中风二字,而拟名类风,又欲拟名属风。然类风、属风,仍与风字相近,恐后人不解,仍尔模糊,故单用河间、东垣之意竟以非风名之,庶乎使人易晓,而知其本非风证矣。”他指出中风之因是:“凡病此者,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此致病之本也。……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而阳乏于上,以至阴阳相失,精气不交,所以忽尔昏愦,卒然仆倒。”强调了“内伤积损”的论点。

延至清代,对中风病的观察更加细致深入,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集》中指出了“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的中风病病因病机。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又专以气虚立说,认为中风病是由“气虚血瘀”所致。清末,西医学传入中国,张锡纯以《内经》“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中悟出“大厥”即西医学之“脑溢血”,他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处之方为研究中风病开辟了新的道路。张伯龙、张山雷、张寿甫总结前人经验,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认识到中风病发生主要在于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

自《内经》至清代,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归纳起来不外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气(气逆),痰(风痰、湿痰),瘀(血瘀)六端,以肝、脾、肾虚为本,尤以肝肾阴虚为本,以风、火、痰、瘀为标,其病性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其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有关。

建国后,中医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探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很多研究者从传统中医理论出发,总结古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理解和临床实践,从不同角度阐发了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近代的学者多认为,中风病皆由内因所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中风病是由于邪气上犯脑髓血脉,下侵脏腑经络,引起脑髓神机与脏腑经络功能失调,阴阳气血偏盛偏衰所致。同时,全国中风病科研协作组通过大量临床资料的分析,认为中风病是在气血阴阳亏虚的基础上,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酒饱食、用力过度,而致瘀血阻滞、痰热内蕴,或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风、火、痰、瘀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于人体,胶结于脑,体内的有害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蕴积成毒,毒损脑络,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引起昏仆不遂,发为中风病。目前这种认识已得到了大家的共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