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药是指能迅速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理想的消毒药应能杀灭所有的细菌、芽胞、真菌、滴虫及其他感染的微生物而不伤害人体组织。但目前的消毒药,抗菌谱都有一定范围,且对人体有较强的损害作用。
防腐药是指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药物。它对细菌的作用较缓慢,对人体组织细胞的伤害也较小,因此适用于皮肤、黏膜及伤口的防腐,有些可用于食品和药剂。
消毒药低浓度时抑菌,防腐药高浓度时杀菌,两者无严格界限,故统称为消毒防腐药。消毒防腐药对病原微生物和人体组织细胞无明显选择作用,其治疗浓度也损害人体细胞,不可内服,只可将一些刺激性较弱的药外用,称为外用消毒药。而作用强烈对组织有害的消毒药,主要用于器械、用具、环境及排泄物的消毒,称为环境消毒药。
消毒防腐药能引起微生物原浆蛋白质凝固或变性;或能与微生物巯基酶结合或氧化某些酶系统,使其活性降低或消失;或增加胞浆膜通透性,使胞内营养物外漏而死亡。
本类药物的作用与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和使用的浓度有关。一般药物浓度越高,其杀菌抑菌效果越好,但有的药物必须选择合适的浓度,如70%~75%(V/V)浓度的乙醇比90%的乙醇杀菌效果要好。有时药物的剂型亦能影响其疗效,如苯酚的水溶液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其油溶液则作用显著降低。此外作用部位存在有机物的多少亦能影响其效果,如使用重金属盐类药物时,病变部位有大量脓血等蛋白质的分泌物,则其杀菌效能会减弱。病变部位的pH亦能影响其疗效,如苯甲酸在微酸性环境下比在碱性环境中有效。病原微生物本身对本类药物的敏感性亦不相同,如苯酚的杀菌作用强,但对病毒无效;总之,选用本组药物时,应从多方面考虑,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496.氯己定(洗必泰) Chlorhexidine(Hibitane)
【药理作用】 可杀灭细菌繁殖体以及某些病毒和真菌,不能杀灭细菌芽胞。
【用途】 主要用于手术前洗手和手术野消毒;皮肤、黏膜和物品表面消毒;烧伤创面感染预防;口腔、咽喉感染治疗。不可用于灭菌处理或长期浸泡保存无菌医疗器械。
【制剂及规格】 粉剂,含量不得少于97.5%。溶液剂,0.1%,0.4%。软膏剂,0.1%(葡萄糖酸盐)。
【用法及用量】 手术前洗手,以0.1%~4.0%溶液浸泡擦洗3~5分钟。手术野消毒,用含0.5%氯己定的70%~80%乙醇溶液,擦拭消毒。环境消毒,用0.5%溶液擦拭或喷雾。伤口,用0.05%~0.1%溶液冲洗。烧、烫伤,可用0.1%氯己定乳膏或气雾剂。口腔、咽喉感染,0.02%溶液漱口。
【不良反应】 偶见皮肤过敏。曾有膀胱冲洗引起血尿的报道。
【注意事项】 不宜与肥皂或其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合用。勿用于血、痰、粪、呕吐物、污水等富含有机物的对象的消毒。
497.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 Hydrogen Peroxide Solusion
【药理作用】 可杀灭各种微生物。
【用途】 多用于皮肤、黏膜、伤口和医疗器械的消毒,口腔含漱,阴道冲洗等。
【制剂及规格】 溶液剂,浓溶液含本品26%~28%;过氧化氢溶液,含本品3%
【用法及用量】 滴耳用1.5%~3%溶液;清洁伤口用3%溶液;止血用5%溶液。
【不良反应】 高浓度溶液可对皮肤和黏膜产生刺激性灼伤,形成疼痛性“白痂”,但疼痛可在1小时后消失。
【注意事项】 消毒或灭菌器材,应洗净残留药物。用无离子水配制,装于密闭容器中以增强稳定性。
498.乙醇(酒精) Alcohol
【药理作用】 可杀灭细菌繁殖体以及某些病毒和真菌,不能杀灭细菌芽胞。
【用途】 主要用于手术前洗手、手的卫生消毒,以及皮肤、医疗器械和结核病病人痰液等的消毒。
【制剂及规格】 溶液剂,75%(V/V)。
【用法及用量】 根据需要配成不同的浓度。①对高热病人用20%~30%(V/V)乙醇擦拭皮肤降温;②预防压疮用40%~50%(V/V)乙醇涂擦;③皮肤消毒用70%~75%(V/V)乙醇涂搽。
【不良反应】 偶有皮肤刺激。
【注意事项】 消毒前去除皮肤表面脓血或黏液。溶液应放在有盖的容器内保存,并谨防泼洒引起燃烧。
499.戊二醛 Glutaral
【药理作用】 能杀灭各类微生物,作用较甲醛强。
【用途】 可用于医疗器械的消毒,亦可用于对其他物品表面的浸泡、擦拭消毒。
【制剂及规格】 溶液剂,20%(g/g),25%(g/g)稀释成1.8%~2.2%(g/ml)使用。
【用法及用量】 以2%碱性戊二醛溶液(pH 7.5~8.5)用于医疗器械灭菌,作用10小时以上;消毒内镜或其他物品,作用10~20分钟。新配药液使用勿超过14日。2%酸性戊二醛溶液(加强化剂)的杀菌能力略弱于碱性溶液,但新配药液可连用28日。
【不良反应】 对皮肤与黏膜有刺激和致敏作用,但较甲醛为轻。
【注意事项】 医疗器械消毒或灭菌后,将残留药物洗净始可使用。
500.碘酊 Iodine Tincture
【药理作用】 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病毒和真菌。
【用途】 主要用于手术野或其他部位皮肤、黏膜消毒,手的卫生消毒,医疗器械等的消毒。
【制剂及规格】 酊剂,含碘2.0%,碘化钾1.5%,蒸馏水48ml,用95%乙醇加至100ml。
【用法及用量】 使用含2%碘的碘酊。皮肤与黏膜消毒,涂抹作用1~2分钟,随后用乙醇脱碘。医疗器械消毒,擦拭或浸泡,作用30分钟后擦净。
【不良反应】 对伤口或黏膜有刺激性,长期接触可致脱皮。
【注意事项】 消毒前应擦净表面的脓液、黏液或血液。接触棉织品可着色。应装于密闭有色容器中,防止蒸发。
501.过氧乙酸 Peracetic Acid
【药理作用】 杀菌作用强,可杀灭各种微生物。
【用途】 多用于对污染场所的擦拭或喷洒消毒,以及平时的食(饮)具、蔬菜、水果、塑料物品和手的消毒;亦可用于房间的熏蒸消毒。
【制剂及规格】 溶液剂,16%~20%。
【用法及用量】 黏膜冲洗,用0.02%溶液。手与其他部位皮肤消毒,用0.1%~0.2%溶液作用1~2分钟。1.5%溶液可用于餐具、织物、体温计的浸泡消毒。还可用于气溶胶喷雾[2%溶液,每立方米空间8ml,作用30分钟(18℃)]消毒。
【不良反应】 对皮肤有刺激,高浓度(>1%)可引起灼伤,低浓度(0.05%~0.2%)长期接触可致皮肤粗糙、干裂和脱皮。
【注意事项】 对金属与棉织物腐蚀性强,有漂白作用。配制消毒液前,先测原药液浓度。忌与碱及金属离子相混合。溅入眼内应立即用水冲洗。
502.高锰酸钾 Potassium Permanganate
【药理作用】 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病毒和破坏肉毒杆菌毒素。
【用途】 多用于水果、蔬菜、食(饮)具消毒;口腔含漱和创口、膀胱、阴道冲洗;会阴坐浴等。
【制剂及规格】 片剂,0.1g,0.3g。
【用法及用量】 消毒液为一次性使用,随用随配。对水果等食物消毒,用0.1%溶液;冲洗溃疡或脓疡用0.1%溶液;对皮肤、黏膜消毒,用0.1%溶液浸泡、擦洗5~10分钟;会阴坐浴或阴道冲洗用0.02%溶液;含漱消毒用0.02%~0.05%溶液。
【不良反应】 高浓度对黏膜有刺激作用。口服可催吐,误服大量可中毒。
【注意事项】 在溶液中易分解,宜现用现配。消毒后留于容器或物品上的污垢应及时擦净。致死量为5~10g。
503.聚维酮碘(PVP-碘) Povidone Iodine(PVP-I)
【药理作用】 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以及呼吸道和肠道病毒,对细菌芽胞杀灭作用差。
【用途】 多用于皮肤和黏膜的消毒。必要时,亦可用于病房设备表面和医疗器械的消毒,但不能达到灭菌要求。
【制剂及规格】 溶液剂,0.5%,1%,5%。
【用法及用量】 ①外科洗手用0.25%~0.5%有效碘溶液擦拭3分钟;②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用0.05%溶液,浸泡30分钟;③手术部位及注射部位的皮肤用含量0.25%~0.5%有效碘溶液局部擦拭2遍,共2分钟;④口腔黏膜及创口黏膜创面用含0.05%~0.1%有效碘溶液擦拭,作用3~5分钟;⑤阴道黏膜及伤口黏膜创面用0.025%溶液冲洗3~5分钟。
【不良反应】 属低毒,无刺激性。偶见皮肤过敏反应。
【注意事项】 只宜用于消毒,勿用于灭菌。若有机物存在,pH增高、温度下降、游离碘释放减缓等,均可减弱杀菌作用。对某些金属有腐蚀性,应将残留药物冲净。可使某些塑料着色。
504.硼酸 Boric Acid
【药理作用】 本品为弱防腐药,对细菌和真菌有弱的抑制作用,刺激性小。
【用途】 用作皮肤和黏膜损害的清洁剂,包括急性湿疹和急性皮炎伴大量渗液、口腔炎和咽喉炎、外耳道真菌病、脓疱疮、小腿慢性溃疡、压疮。
【制剂及规格】 甘油剂,含硼酸31%(g/g)和硼酸甘油50%。软膏剂,5%,10%。溶液剂,3%。滴耳液,3%硼酸乙醇溶液。硼酸洗眼溶液,2%~4%。硼酸眼膏,3%。
【用法及用量】 ①3%~4%溶液用于皮肤、鼻腔、阴道、膀胱以及角膜伤口的冲洗清洁,口腔炎和咽喉炎时含漱,急性湿疹和急性皮炎伴大量渗液时湿敷;②以3%硼酸乙醇溶液或硼酸甘油作滴耳药,每次1~2滴,每日3次,治疗外耳真菌病;③以5%~10%软膏治疗脓疱疮、小腿慢性溃疡、压疮,每日外涂1~2次;④硼酸滴眼液用于缓解、恢复和清洗疲劳过度的眼睛,用于冲洗和灌洗结膜囊内的外来物、尘埃、污染物。
【不良反应】 外用一般毒性不大。用于大面积损害,吸收后可发生急性中毒;由于本品排泄缓慢,反复应用可产生蓄积,导致慢性中毒,表现为厌食、乏力、精神错乱、皮炎、秃发、贫血和月经紊乱。
【注意事项】 大面积皮肤损害、婴儿及3岁以下儿童禁用;勿与碘苷合用于眼睛,会导致眼睛刺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