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肿瘤会引起周围疼痛吗

肿瘤会引起周围疼痛吗

时间:2023-03-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增强MRI扫描对定性诊断至关重要,必要时MRA以及bold-fMRI对显示病变与大血管以及功能区位置关系有很大价值。头痛和癫发作就诊。MRI T1WI显示肿瘤边界欠清晰,呈等低混杂信号,中线结构局部轻度右移。增强MRI扫描显示肿瘤呈不均匀的花边样强化。

【临床诊断】

1.症状因位置不同而异,癫为最常见的症状。

2.发病高峰在45~70岁,但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3.病变呈进行性,主要的播散方式有:

(1)常见。沿白质通道,血管周围间隙播散。

(2)不常见。沿室管膜,软脑膜下,脑脊液播散。

(3)少见。硬脑膜,颅骨侵犯。

(4)罕见。颅外播撒(肺脏,肝脏,淋巴结,骨)。

4.主要依靠影像学提示诊断。

【影像学检查目的与方案】

1.影像学检查目的 确定肿瘤位置以及累及范围,明确肿瘤性质包括定性及定级。

2.影像学检查方案 CT和MRI均可显示病变,但应首选头颅MRI常规检查。增强MRI扫描对定性诊断至关重要,必要时MRA以及bold-fMRI对显示病变与大血管以及功能区位置关系有很大价值。

【影像诊断】

1.一般特点

(1)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

(2)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任何部位,以额颞区为多见。

2.CT表现

(1)边界不清,弥漫浸润性大脑半球肿块。

(2)CT平扫表现为周围等密度,中心低密度。

(3)肿瘤内可有出血,呈高密度。

(4)钙化罕见。

(5)占位效应明显。

(6)周围脑组织呈大片低密度水肿。

(7)增强CT扫描显示不均匀不规则强化,中央低密度的为囊变或坏死区,周围增生的血管区呈环形、岛形不规则强化。

3.MRI表现

(1)T1加权像呈等、低信号(可能有亚急性出血)。

(2)T2加权像和FLAIR呈高信号。

(3)伴瘤周水肿。

(4)肿瘤的边界常超过异常信号。

(5)动态对比增强MRI扫描能反映微血管的通透性,有助于肿瘤的分级诊断。

4.其他表现

(1)DSA:血供丰富,显著的肿瘤染色,动静脉分流。

(2)MRS:NAA、MI降低,Cho/Cr和乳酸增高。

(3)DWI:比低度的恶形星形细胞瘤的ADC值低。

(4)PWI:可鉴别GBM与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GBM的rCBV高)。

5.鉴别诊断

(1)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局灶性强化提示向Ⅳ级肿瘤恶变,坏死出血不常见。

(2)脑转移瘤:原发肿瘤病史,多发,病灶小而瘤周水肿明显。

(3)脑脓肿:DWI表现为高信号,ADC值降低,MRS可显示琥珀酸,氨基酸的代谢物情况。

(4)肿瘤样脱髓鞘性病变:马蹄形,不完整的环形强化,开口朝向皮质。

【治疗原则】

手术、放疗、化疗和其他综合治疗为主。

【临床演变与复查】

1.预后差,95%未经治疗的患者生存期不超过3个月;手术后的患者100%复发,85%发生在术后2年之内,建议密切随访。

2.对于肿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难以鉴别者建议MRS及灌注成像,必要时PET-CT可能会有所帮助。

【病例】

男,52岁。头痛和癫发作就诊。头痛和癫发作就诊。CT平扫(图7-4A)见左侧额顶叶可见类圆形异常密度肿块影,密度不均匀,呈等低混杂密度。病灶周围环绕低密度水肿。MRI T1WI(图7-4B)显示肿瘤边界欠清晰,呈等低混杂信号,中线结构局部轻度右移。T2FLAIR(图7-4C)显示肿瘤后部为实性成分呈等信号,前方呈多个小囊,呈低信号。病灶周围可见高信号水肿带。DWI(图7-4D)显示肿瘤实性部分呈高信号,囊变部分呈低信号。增强MRI扫描(7-4E)显示肿瘤呈不均匀的花边样强化。影像学诊断:恶性胶质瘤。手术病理诊断:胶质母细胞瘤。

图7-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