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诊断】
1.蛛网膜囊肿很大时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
2.特殊部位囊肿可出现特殊症状,如鞍上囊肿可出现视力障碍和内分泌症状。
3.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目的与方案】
1.影像学检查目的 确定诊断,显示囊肿的部位和大小。
2.影像学检查方案 CT和MRI均能够很好显示囊肿的情况,特殊部位的蛛网膜囊肿MRI检查更满意。
【影像诊断】
1.一般特点 蛛网膜囊肿最好发于颞底或颞叶前部,其他常见部位包括外侧裂,大脑半球凸面、鞍上池、颅后凹、枕大池、脑桥小脑角处等。
2.CT表现
(1)平扫时囊肿呈脑脊液样低密度。
(2)增强CT扫描不强化。
3.MRI表现
(1)各序列呈脑脊液样信号。
(2)位于颞底、颞前极、半球凸面、颅后凹者,常推压局部脑组织移位。
(3)较大者可引起局部颅腔变大,颅骨变薄。
(4)增强MRI扫描时囊壁无强化。
4.鉴别诊断
(1)鞍上池和脑桥小脑角的蛛网膜囊肿需要与表皮样囊肿区别,表皮样囊肿有沿缝隙生长的特点,囊肿形态常不规则;而蛛网膜囊肿比较圆滑。扩散加权成像对两者的鉴别很有价值,蛛网膜囊肿在DWI上呈脑脊液样低信号,而表皮样囊肿在DWI上呈高信号。
(2)颅后凹蛛网膜囊肿需要与Dandy-Walker综合征区别。颅后凹巨大蛛网膜囊肿可推压小脑向上移位,蚓部可消失,颇似Dandy-Walker综合征,但第四脑室基本形态仍存在,手术切除或囊肿穿刺引流后蚓部可再现。
【治疗原则】
无明显占位、不增大、无症状的蛛网膜囊肿一般不需要治疗,出现明显占位效应、急性颅压增高时需要手术治疗。
【临床演变与复查】
蛛网膜囊肿可能会逐渐增大,可行CT和MRI复查随访观察其变化情况。
【病例】
男,12岁。以头痛就诊。头颅CT平扫(图8-1)示左额顶脑外巨大囊肿,呈脑脊液样低密度信号。影像学诊断:蛛网膜囊肿。
图8-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