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诊断】
1.可能为病毒感染或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自体免疫反应。
2.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末春初或秋末冬初较为常见。
3.可见于各年龄组,但多见于青壮年。
4.无性别差异。
5.临床表现为脊髓病变节段以下的截瘫,传导束性感觉缺失,膀胱、直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6.急性起病,发病前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过度疲劳及外伤史。
7.结合影像学改变提示诊断。
【影像学检查目的与方案】
1.影像学检查目的 确定受损部位、范围大小,性质及损伤程度,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
2.影像学检查方案 脊髓CT或MRI检查。MRI可清楚显示脊髓异常信号,有助于脊髓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判断预后,应首选。
【影像诊断】
1.一般特点
(1)可累及脊髓的任何节段,以胸段最常见,其次为颈段和腰段。
(2)范围通常较长,常累及5个以上椎体平面。
(3)病变呈连续性。
(4)病变区脊髓肿胀,多数为轻度肿胀,少数严重的病例肿胀也可很显著。
(5)肿胀常均匀一致,外缘轮廓光整,与正常脊髓间呈逐渐过渡。
2.MRI表现
(1)矢状位T1加权像可见病变区脊髓不同程度肿胀。
(2)T2加权像病变区呈高信号,矢状位T2加权像可清楚显示病变的范围。
(3)上界常高于临床所检查的感觉平面。
(4)横切位T2加权像观察,病变可累及脊髓的全部或大部,呈均匀高信号或不均匀高信号。
(5)病变异常高信号与正常脊髓间境界多比较清楚。
(6)增强扫描时多数病变区无强化,少数可出现轻度斑片状强化,散在分布。
3.鉴别诊断 主要应与髓内胶质瘤区别,以下几点可做为鉴别的依据:①脊髓炎病变范围长,而肿胀多较轻,均匀一致,外缘光整,而髓内肿瘤多呈缓慢生长,肿瘤范围长时脊髓增粗多较显著,外缘可不规则,凹凸不平;②髓内胶质瘤常易出现肿瘤囊变或近端和远侧脊髓空洞,说明其为缓慢生长,而脊髓炎不出现这些合并征象;③增强扫描时髓内胶质瘤强化显著,而脊髓炎一般不强化或轻度斑片状强化;④发病急、病史短、病变范围长是诊断脊髓炎的有力依据,再结合临床有发热、感冒和腹泻等前驱症状,一般鉴别诊断不难。
与脊髓外伤后水肿的鉴别主要应结合临床病史。
【治疗原则】
早期使用足量糖皮质激素,神经细胞营养剂,抗生素,抗病毒药及血管扩张药,支持疗法及对症处理(加强护理,防治褥疮及感染等并发症)。
【临床演变和复查】
治愈:步态平稳,尿便功能正常,可有感觉障碍,生活自理;
好转:肌力改善1级以上;尿便功能及感觉障碍可有不同程度改善;
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加重;死亡。
MRI可对急性脊髓炎提供预后判断,复查原病变区脊髓是否变细萎缩。
【病例】
图11-8
女,53岁。以急性双下肢无力就诊。MR T1WI(图11-8A)示颈髓稍增粗,见条样低信号。T2WI(图11-8B)呈条样高信号。临床诊断:急性脊髓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