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链接素(β-catenin,β-CN)又名β-连环蛋白,是一种与跨膜黏附分子钙黏着素(E-cadherin)相连的胞内特异蛋白。近年来结肠、直肠癌研究进展之一,就是证实了APC-β-catenin-Tcf/Lef通路改变在绝大多数结肠癌、直肠癌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β-CN作为该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分子受到关注。β-CN有信号转导和细胞黏附两大功能。当进入胞核内与Tcf/Lef结合形成复合物起转录因子作用,引起下游与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增殖起信号转导作用。β-CN氨基端与α-链接素结合,后者又与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系统相连。与E-钙黏着素结合影响细胞的运动性和黏附性,起着黏附分子的作用,并以复合体形式存在于各类上皮和某些实质细胞中,介导细胞间连接。近年来研究发现,β-CN作为一种关键性Wnt蛋白,与APC及GSK-3β复合、解离、胞质积累、入核,作用于核内转录因子TCF及LEF家族,促进基因转录,或刺激增殖,或抑制凋亡,从而认为β-CN是一种癌基因。其致癌机制可能是发生在氨基端的突变使变异的β-CN大量积累而激活了转录因子。关于癌细胞胞质内β-CN表达增加的原因,目前的看法主要是其降解减缓,而非生成增加。影响β-CN降解的因素有Wnt信号的增强,APC基因的突变以及β-CN本身的突变等。Wnt信号的增强可以抑制APC对β-CN的降解作用。此外,也有报道发现,3个大肠癌细胞系中均有β-CN表达的增强,认为大肠癌细胞的增殖与转化与β-CN靶基因的持续转录关系密切,β-CN的靶基因可能就是大肠癌的癌基因。β-CN与肿瘤病理分级呈负相关,提示可以将β-CN作为分化差、易浸润转移的TM。β-CN的表达还与AFP表达相关,可以协同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手术标本中β-CN的表达情况可以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还有报道,核内β-CN水平低与局限性前列腺癌病人的预后更差有关,甚至是在PSA水平最低的病人中(<10μg/L),β-CN的低水平仍有预测意义。
P120ctn是一种新发现的位于细胞间连接处和细胞核内的链接素(catenin),具有与α,β,γ链接素类似的结构,但其功能存在差异。P120ctn通过与高度保守的钙黏附素(cadherin)的近膜区域(JMD)相互作用而影响细胞的黏附。在核内可能与信号转导有关。P120ctn在恶性肿瘤中有异常表达,提示其在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中具有一定的作用。P120ctn和其家族成员包括α、β、γ都是糖蛋白,4个成员中P120ctn发现得最晚,其实早在1991年,对这一能被Src癌蛋白磷酸化并与细胞转移行为有关的细胞内糖蛋白的研究已经明朗化,因其分子量为120kDa,故称之为P120。
有作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比分析了40例NHL和10例反应性增生(RH)淋巴结的外科活检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P120ctn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织中未检测到P120ctn的表达;而在NHL中P120ctn的阳性检出率为55%(22/40),其中低度恶性及中高度恶性NHL组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6.7%(2/12)、71.4%(20/28),两组之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另外,在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上也发现了P120ctn的阳性表达。结论:P120ctn的表达与NHL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提示P120ctn在淋巴瘤的恶性增殖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对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