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in,β2-Mg)的分子量为11 800Da,由100个氨基酸组成,与HLAA、-B、-C抗原的轻链相同,与IgG分子的CH3具有高度的同源性,所以可显示在体内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红细胞和胎盘的滋养细胞除外),并可与HLA抗原结合。β2-Mg不仅由淋巴细胞合成,亦由许多正常或恶性间质或上皮细胞合成。从大多数体液(血清、尿、脑脊液、唾液、羊水)中,检测出游离的或结合于HLA的低浓度β2-Mg。β2-Mg经肾小球膜滤过,99.8%在近端肾小管吸收,在肾脏内被分解。生理半衰期约为40min。肾小球滤过减少可导致血清β2-Mg升高,若肾小管功能损伤,可导致大量β2-Mg排到尿中。
健康人血清β2-Mg平均浓度为1.6μg/L,此值与性别和体重无关,但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尿中β2-Mg的浓度为0.02~0.3μg/L,脑脊液中的浓度为1.8μg/L。
β2-Mg值升高可于以下情况:①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可见升高,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及器官移植后,可用于监察AIDS患者及器官移植后的状况;②白血病患者脑脊液中水平升高,是白血病患者中枢系统受累的指征;③淋巴细胞系如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但所产生的β2-Mg少于原淋巴细胞系列(骨髓瘤);其水平与肿瘤细胞数量、生长速度、预后及疾病活动性有关,如骨髓瘤患者β2-Mg水平高于4μg/L时,预示生存时间短,高于6μg/L时可能对于化疗不敏感。此外,还可根据β2-Mg水平作为骨髓瘤患者分期;④瘤谱很宽,包括肝癌、肺癌等实体瘤;⑤在腹水中与血清中的比例明显相关,若两者比值>1.3时,即考虑为癌肿;⑥肾脏病、免疫性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甚至冠心病。β2-Mg是恶性肿瘤的辅助标志物,由于其在实体瘤和血液肿瘤有广泛的涉及面,故常用于肿瘤的初筛。
临床参考值:0~6μg/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