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微创手术后康复计划包括关节镜微创手术后康复实施的具体项目、时间和步骤,是科学指导关节镜医师、康复师、康复治疗师,以及患者本人对某类关节镜手术后康复的准则。
康复计划的内容有:①康复治疗时间表;②康复阶段治疗重点;③阶段功能评定。根据康复开始的时期,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通常分为急性期康复计划和恢复期康复计划。
(一)急性期康复计划
1.控制出血及水肿 冷敷、加压包扎、制动(使用相应的支具)和抬高患肢。
2.早期关节活动度训练 患肢近端和远端未被固定的关节的主动运动,必要时可给予被动运动或助力运动,尽量保持各关节的正常活动。病情许可,对损伤关节可行持续性被动活动来恢复关节活动度,促进损伤关节的恢复。必要时可对患肢进行负重训练。
3.肌力训练 对患肢肌肉进行静力练习,可及时预防肌萎缩或促进肌力恢复,一般在无明显疼痛的情况下进行。同时根据病情可给予电刺激等物理治疗,以预防失用性肌萎缩。
4.药物的使用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有利于减轻疼痛及炎症反应。
(二)恢复期康复计划
1.肌力训练 早期对肌肉进行按摩、被动运动和引起肌肉主动收缩的练习,可使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肌肉收缩。以后随着肌力的恢复可进行助力训练、主动训练及抗阻训练。同时还应进行适量的肌肉耐力训练,促进肌力恢复。如果锻炼过程中患肢出现疼痛及肿胀,除应做冰敷等对症处理外,尚应酌情降低训练强度。
2.关节活动度训练 通过对关节的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助力运动及关节功能牵引等方法,可以牵伸挛缩的关节囊、韧带及粘连组织,恢复关节活动度。同时,可给予红外线、音频、蜡疗及超声波等物理因子治疗。
此期目标是获得正常的关节活动范围,获得最大的肌力并提高耐力。增强肌力具体方法见相关专业,条件允许时可借助于各种器械协助进行训练,游泳和骑自行车是增加耐力的有效训练手段。
3.负荷训练 通常采用阶梯负荷训练的模式,使手术的肢体逐渐承受不同重量的负荷,以保持关节的正常循环、代谢,避免软骨退变;同时训练关节周围动静力稳定结构的协调活动。
4.神经肌肉控制、本体感觉及协调能力的练习 患肢肌力和稳定性较好,可以完全负重时,可循序渐进地开始患肢静态及动态的本体感觉训练,以增强平衡功能和肢体的协调运动能力。
5.日常生活实用功能和训练项目的练习 肌力及关节活动度恢复到一定程度时,应进行必要的日常实用功能练习。如:上肢可进行书写、打字、热身运动、使用各种基础训练器材和衣、食、住、行中各种日常生活动作;下肢可进行移动、站立行走、上下楼梯、骑自行车等;专业运动员训练项目练习如跑跳、旋转、投掷等。
(张长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