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导航技术日趋成熟,使用导航辅助技术能够使ACL重建术效果更好。与传统的手术方法相比,使用基于双平面X线影像的导航系统辅助关节镜下ACL重建术能够将骨隧道精确地放置在手术预想的位置上,以保证手术获得最好的结果。而且,导航手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骨隧道位置的变化,保证手术结果的稳定性。另外,对于因ACL重建手术失败而需要翻修手术的病例,使用导航系统进行术前手术方案的设计和在术中进行精确定位,能够降低手术的复杂性。
在传统的关节镜下ACL重建术中,由于ACL重建手术中出现隧道位置错误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学者研究,在传统的关节镜下重建ACL术中,股骨侧隧道与理想位置平均差6.20mm,胫骨侧差6.46mm,而使用导航系统辅助手术,可以使不同的医师在重建ACL中定位均达到理想位置。
目前临床使用的基于双平面X线影像导航系统(图4-7-36)辅助关节镜下ACL重建手术是将虚拟现实技术加入到传统的关节镜手术中,通过对患者肢体的“注册”操作,使患者肢体的解剖位置与其X线影像实时对应,通过夹持在手术医师使用器械上的追踪器,将手术器械的位置和方向实时地投射在膝关节正、侧位图像上,术者以此为依据确定股骨和胫骨隧道的位置和方向。其手术方法主要为:关节镜检查后,首先清理ACL残端,确定韧带止点的残端。分别在股骨和胫骨安装追踪器,使用“C”形臂透视并将图像传输到导航系统,即完成了“注册”操作(图4-7-37)。此时,患者肢体与X线影像达到一一对应并且实时对应的关系。同时,术者使用的探钩和导针通过注册也能实时地出现在屏幕上,与正侧位X线影像叠加在一起显示位置和方向。术者可以在虚拟环境下先建立骨隧道(图4-7-38),此时可以根据术前规划的股骨和胫骨隧道位置和方向置入导针,再根据导针的位置使用空心钻钻骨隧道、引入移植物,并用挤压螺钉固定,完成手术。
图4-7-36 导航系统
图4-7-37 “C”型臂透视将图像传输到导航系统,完成“注册”操作
图4-7-38 导航虚拟胫骨隧道
使用导航系统辅助ACL重建手术,能够使移植物隧道位置更精确、根据术前所设计的隧道位置安放移植物,使移植物到达合理的位置和方向,从而达到解剖学重建,有利于患者获得更好的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