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1)胸腔积液须通过穿刺抽液做常规、脱落细胞及酶学检查等以明确积液的性质,用于胸腔积液诊断。
(2)气胸或大量胸腔积液须抽液或抽气减压。
(3)须进行胸腔内给药者。
【禁忌证】
(1)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极度衰弱不能耐受的患者。
(2)剧烈咳嗽难以定位者。
(3)穿刺点局部皮肤有炎症的患者。
(4)凝血机制障碍或血友病患者。
【操作步骤】
(1)穿刺点局部常规消毒皮肤,术者戴消毒手套,铺洞巾,用1%~2%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逐层麻醉浸润至胸膜。
(2)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与穿刺针连接的乳胶管先用血管钳夹住,准备穿刺。
(3)术者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沿肋骨上缘缓慢刺入至阻力突然消失,将注射器接上,松开血管钳,抽吸气体或胸液,助手协助用血管钳固定穿刺针,并配合松开或夹紧乳胶管。
(4)需向胸腔内注药时,在抽液后将稀释好的药液通过乳胶管注入。
(5)穿刺完毕,拔出穿刺针,盖以无菌棉球及纱布,用胶布固定。
(6)抽出的胸液,根据病情需要分别送检常规、生化、细菌学、肿瘤学标志物及其他项目检查。
【并发症】
(1)气胸。
(2)血胸。
(3)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或单纯晕厥(胸膜过敏反应)。
(4)复张性肺水肿。
(5)胸腔感染。
(6)进针过低或过深导致的脾或肝刺伤。
(7)空气栓塞。
【注意事项】
(1)抽吸液体时不可过快、过多,第1次抽吸液体量不超过700ml,以后每次一般不超过1 000ml。
(2)严格无菌操作,局部麻醉应充分,固定好穿刺针,避免刺破肺组织。夹紧乳胶管避免气体进入胸腔。
(3)穿刺过程中患者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气短时,立即停止操作并给予适当处理。
(4)抽液后患者应卧床休息,必要时复查胸透或胸片,观察有无气胸并发症。
(5)尽量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