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颌磨牙颌面Ⅰ类洞形制备
1.固定模型 将石膏模型固定于仿头模上,装好弯手机。
2.调整体位 调整仿头模为下颌治疗位,操作者位于仿头模的右下方。
3.寻找入口 左手持口镜牵拉右侧橡皮颊,右手持弯手机,无名指支于下前牙的切缘。选用锐利的1号小球钻自颌面中央窝处钻入,垂直于牙面穿过牙釉质达牙本质约0.5mm。由于牙釉质和牙本质硬度的差别,钻针进入牙本质时,操作者可感阻力减小,且磨下的牙本质粉末也会增多。粉末要随时用气枪吹去。钻磨牙时应当断续切割,即磨一下,停一下,以免产热过多,刺激牙髓。
4.制备洞外形 钻入牙本质后,换用57#裂钻,与牙面垂直,并保持其深度,顺沟裂扩展,避让牙尖和嵴,直至形成壁直的盒状洞。洞的颊舌侧应包括颊舌侧牙尖嵴近中央1/3。近远中向包括近远中窝,近远中侧壁分别与近远中边缘嵴相平行。洞底应有一定的舌向倾斜,侧壁与洞底垂直,特别是舌髓线角,不可过锐,否则舌侧易折裂。
5.去除龋坏组织 通常选用大小合适的球钻,慢速旋转,去除龋坏组织,深龋最好用手持挖匙不可用裂钻,以免损伤髓角。
6.制备抗力形、固位形,并修整洞形 先用柱状裂钻修直洞壁,并注意磨去洞缘的悬空釉柱,再用35#倒锥钻沿侧髓线角清理,修平洞底。并在牙尖下方的侧髓角处做倒凹,也可用12#球钻或14#轮形钻制备倒凹。最后完成的洞形应底平、壁直。
(二)上颌磨牙远中邻颌面Ⅱ类洞形制备
1.固定模型 将石膏模型固定于仿头模上,安装弯手机。
2.调整体位 调整仿头模为上颌治疗位,操作者位于仿头模的右后方。
3.制备远中邻面洞 左手持口镜,反光于治疗牙上,从口镜中观察治疗牙,无名指牵拉左侧橡皮颊,右手持弯手机,无名指支于左上前磨牙或第1磨牙面。选用57#裂钻,从面远中边缘嵴中份靠中央约2mm处进钻。保持钻针与远中邻面外形一致,向龈方深入达龈缘处。再向颊舌向扩展,形成与远中邻面外形一致的轴壁,然后与轴壁垂直形成颊侧壁,龈壁和舌侧壁,颊舌侧壁位于自洁区,并与釉柱方向一致,略向外敞,且从龈方向聚合,龈壁宽1~1.5mm,与轴壁的交角约为90°,最后形成的邻面部分为龈方大于方的梯形盒状。
4.制备颌面鸠尾 用57#裂钻,自邻面的釉牙本质界下约0.5mm进钻,保持钻针与面垂直,向近中扩展,达远中窝,鸠尾膨大部应包括远中窝及周围沟窝。髓壁与面外形一致,侧壁与髓壁垂直,鸠尾峡位于远中颊舌尖之间,其宽度约为邻面洞方宽度的1/3。
5.修整洞形 用33#倒锥钻及57#裂钻修整面及邻面,要求底平、壁直、点线角清晰、轴髓线角圆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