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硬膜外麻醉术病人宜采取的体位是( )
A.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B.侧卧位
C.半卧位 D.平卧位
2.病人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时最突出的临床症状是( )
A.唇干舌燥,眼窝凹陷 B.呼吸深快,呼气时带酮味
C.呼吸浅慢,呼气时带酮味 D.心率加速,疲乏无力
3.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中,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正常值为( )
A.8~10kPa B.10~13.3kPa
C.13.3~15.5kPa D.15.5~18kPa
4.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早期,机体尚能代偿,丧失的血容量( )
A.小于20% B.在20%与25%之间
C.在25%与30%之间 D.在30%与35%之间
5.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
A.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B.使用抗生素
C.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D.放置引流管
6.低渗性缺水的表现( )
A.口渴 B.血钠增高
C.尿比重下降 D.尿比重升高
7.休克病人扩容治疗时,最重要的观察指标是( )
A.神志 B.体温 C.血压 D.尿量
8.在全身麻醉时最后消失而在恢复时最先出现的感觉是( )
A.触觉 B.听觉 C.视觉 D.痛觉
9.手术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为( )
A.压迫止血 B.钳夹止血 C.电凝止血 D.局部药物止血
10.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 )
A.0.33~0.46kPa B.0.59~1.18kPa
C.1.20~2.06kPa D.2.08~2.96kPa
11.可以防治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的方法是( )
A.病人尽量平卧,直至输注后30min
B.营养液输入的容量、速度、浓度应同时增加
C.腹泻病人宜选用高脂制剂
D.出现高血糖时应输入低渗或等渗盐水和适量胰岛素
12.可直接反映体内骨骼肌总量的指标是( )
A.体重 B.血清白蛋白
C.24h肌酐排出量 D.氮平衡
13.预防破伤风最可靠的方法是( )
A.尽早应用抗生素 B.彻底清洁伤口
C.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D.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14.挤压上唇疖周围的危险性在于容易( )
A.导致脑脓肿 B.引发全身感染
C.形成急性蜂窝织炎 D.引起海绵状静脉窦炎
15.病人中心静脉压和血压均低表明( )
A.血容量不足 B.心功能不全
C.血容量相对过多 D.容量血管过度收缩
16.早期休克的主要表现是( )
A.意识障碍 B.末梢发绀 C.心率增快 D.血压下降
17.老年病人手术后最常见的引起死亡的并发症是( )
A.肺部并发症 B.心血管并发症
C.脑血管并发症 D.感染
18.肠外营养支持病人营养液输注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
A.营养支持开始时每周检查一次全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
B.导管阻塞时可用少量生理盐水高压冲洗
C.静脉导管除输注营养液外,还可输血、抽取血标本
D.拔出导管后应常规剪去导管尖端1~2cm送细菌培养
19.静脉补钾病人若达到安全补钾,尿量至少应达到每天( )
A.300ml B.600ml C.900ml D.1 200ml
20.休克早期病人临床表现中不包括( )
A.皮肤黏膜苍白 B.尿量减少
C.血压下降 D.心率增快
21.与肠外营养相关的最为严重的代谢性并发症是( )
A.微量元素缺乏 B.高渗性非酮性昏迷
C.电解质紊乱 D.低血糖
22.破伤风病人使用破伤风抗毒素的目的是( )
A.抑制破伤风杆菌生长 B.中和游离毒素
C.减少毒素产生 D.使机体产生破伤风抗体
23.各型休克的共同特点是( )
A.血压下降 B.中心静脉压下降
C.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D.尿量减少
24.以下关于营养支持的原则叙述正确的是( )
A.优先选用肠外营养支持
B.肠外营养支持持续时间小于2周者,应经中心静脉置管输注营养液
C.外科病人凡存在营养不良都是营养支持的对象
D.肠外营养补充不足时可用肠内营养补充
25.肺毛细血管楔压反映的是( )
A.左室舒张末压 B.右房平均压力
C.右室平均压力 D.肺动脉压力
26.急腹症病人诊断不明确时,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禁用泻药 B.禁食 C.灌肠 D.防治休克
27.腰麻患者术后去枕平卧位主要是为了预防( )
A.恶心、呕吐 B.下肢麻木 C.头痛 D.腹胀
28.判断休克患者组织灌注状态最简单有效的指标是( )
A.皮肤温湿度 B.血压及脉压 C.口渴严重程度 D.尿量
29.需要床边隔离的外科感染是( )
A.痈 B.丹毒 C.脓肿 D.急性淋巴结炎
30.肠外营养主要的代谢性并发症为( )
A.高血糖 B.低血糖 C.高钾血症 D.低钾血症
31.无休克发生的急腹症患者应采取的体位是( )
A.半卧位 B.平卧位 C.侧卧位 D.头低足高位
32.对术后中、重度疼痛病人镇痛最有效的方法是( )
A.口服镇痛 B.静脉镇痛
C.病人自控镇痛法 D.肌内注射镇痛
33.休克微循环收缩期的主要变化是( )
A.毛细血管网中血流明显减少 B.微静脉血流减少
C.微循环血液浓缩 D.小静脉收缩
34.治疗破伤风的中心环节是( )
A.伤口处理 B.大量使用抗生素
C.控制痉挛 D.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35.休克的本质是( )
A.血压下降 B.尿量减少
C.微循环灌注不足 D.机体的应激反应降低
36.抗休克首选的液体是( )
A.全血 B.血浆
C.葡萄糖溶液 D.平衡盐溶液
37.有关肠外营养支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价格低廉,使用方便 B.减少消化液分泌,利于肠道休息
C.有利于保持肠黏膜的屏障功能 D.符合人体摄取营养的生理过程
38.判断人体代谢性酸碱失衡的定量指标是( )
A.PaCO2 B.PaO2 C.pH D.BE
39.中心静脉压代表的是( )
A.右心房压力 B.右心室压力
C.左心房压力 D.左心室压力
40.烧伤患者补液过程中,判断血容量是否充足的简便、可靠的指标是( )
A.血压 B.中心静脉压
C.尿量及尿比重 D.末梢循环情况
41.休克早期的临床表现是( )
A.表情淡漠 B.脉压缩小
C.皮肤发绀 D.少尿无尿
42.全身化脓性感染患者,采集血标本送细菌培养,最好在( )
A.寒战、高热时 B.空腹时抽血
C.抽血前注射器排尽空气 D.抽血量20ml左右
43.破伤风患者的潜伏期,平均( )
A.3~5d B.6~10d C.15~20d D.20~30d
44.肠内营养患者较严重的并发症为( )
A.高血糖 B.营养管周围瘘
C.吸入性肺炎 D.恶心、呕吐
45.老年病人手术前后用药时应注意( )
A.不宜使用作用强的镇痛药
B.药物种类尽量多样,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C.不必限制镇静药的使用
D.用洋地黄类药物时要监测血钙浓度
46.抗休克治疗后血容量补足的指标是( )
A.脉压<30mmHg B.尿量>30ml/h
C.中心静脉压>20cmH2O D.平均动脉压<70mmHg
47.休克早期病人的呼吸常表现为( )
A.深而快 B.深而慢 C.浅而快 D.浅而慢
48.为提高脓毒症病人血细菌培养的阳性率,采血时间最好在( )
A.高热寒战前 B.高热寒战时
C.高热寒战后 D.任何时间均可
49.加强某种营养素以适合病人特殊要求的膳食是( )
A.要素膳 B.非要素膳
C.组件膳食 D.特殊膳食
50.pH7.31,PaCO260mmHg,PaO285mmHg,SB 23mmol/L,此血气结果提示( )
A.呼吸性酸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51.烧伤病人补液首选的晶体溶液是( )
A.生理盐水 B.平衡液
C.5%葡萄糖盐水 D.5%NaHCO3溶液
52.大剂量使用肝素时,应准备好的对抗药物是( )
A.维生素C B.维生素K
C.鱼精蛋白 D.白蛋白
53.治疗等渗性缺水,比较理想的溶液是( )
A.生理盐水 B.平衡盐溶液
C.10%葡萄糖溶液 D.5%葡萄糖盐水
54.静脉补充氯化钾时,在500ml葡萄糖溶液中最多加入10%氯化钾溶液( )
A.10ml B.15ml C.20ml D.25ml
55.经中心静脉导管输注营养液的患者若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怀疑空气栓塞,首先应将患者置于( )
A.左侧卧位 B.右侧卧位 C.平卧位 D.半卧位
56.大面积烧伤后2d内,最主要的全身性病理改变是( )
A.低血容量休克 B.急性肾衰竭
C.应激性溃疡 D.脓毒症
57.可以近似反映心脏后负荷的监测指标是( )
A.血压 B.心率 C.中心静脉压 D.肺动脉楔压
58.胃肠外营养时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 )
A.导管性败血症 B.高渗性非酮性昏迷 C.气胸 D.液胸
59.代谢性酸中毒病人血钾变化的特点是( )
A.升高 B.降低 C.先降后升 D.不变
60.穿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后,无菌范围包括双上肢和( )
A.整个胸腹及背部 B.腰以上的前胸及后背部
C.腰以上肩以下的前胸 D.腰以上的前胸及肩部
61.成人右手烧伤面积为( )
A.1% B.2.5% C.3% D.3.5%
62.深二度烧伤创面处理不正确的是( )
A.清洗创面、去除异物并涂抹甲紫或红汞 B.去除水疱皮
C.油质纱布包扎创面 D.面部创面不包扎
63.烧伤创面有水疱伴剧痛,水疱基底部肿胀发红,该病人烧伤深度为( )
A.一度 B.浅二度 C.深二度 D.三度
64.按新九分法计算烧伤面积,躯干和会阴占全身面积的( )
A.25% B.27% C.30% D.3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