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正坐,屈膝垂足取穴。黄氏治疗踝扭伤1例,用多种方法无效,取患侧阳陵泉穴,刺1寸深,强刺激,留针5min,中间行针2次。针感传至踝部,起针后疼痛明显减轻,行走如常。杨氏针刺或点压阳陵泉治疗注射后引起臀部疼痛,多数在3~5s内疼痛缓解,1~2min内痛止。有肿块(未化脓)者或已发生数日以上者,留针0.5h亦获良效。
【特异性】 五腧穴之一,本经合穴。八会穴之一,筋会。
【标准定位】 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正坐,屈膝垂足取穴(图1-179,图1-180,图1-181)。
图1-179 阳陵泉图
图1-180 阳陵泉图
图1-181 阳陵泉图
【刺灸法】
刺法:
(1)直刺1.0~3.0寸,深刺可透阴陵泉,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下发散;
(2)向上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或温针灸5~10min。
【主治】
头面疾患:头痛,耳鸣,耳聋,目痛,颊肿。
胸部疾患:胸胁痛,乳肿痛,气喘,咳逆。
胆肝疾患:胸胁支满,胁肋疼痛,呕吐胆汁,寒热往来,黄疸。
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膝肿痛,下肢痿痹、麻木,脚胫酸痛,筋挛,筋软,筋缩,筋紧,脚气,半身不遂。
其他:虚劳失精,小便不禁,遗尿。
【临床应用】 本穴为筋会,临床单用本穴治疗腰、腿肌肉疼痛等病症为多。
张氏取阳陵泉治疗扭闪挫伤,效果也较好。
杜氏认为在治疗肩周炎、腰扭伤及筋脉牵痛等症时,选常用穴无效,加刺阳陵泉,效果满意。
黄氏治疗踝扭伤1例,用多种方法无效,取患侧阳陵泉穴,刺1寸深,强刺激,留针5min,中间行针2次。针感传至踝部,起针后疼痛明显减轻,行走如常。
杨氏针刺或点压阳陵泉治疗注射后引起臀部疼痛,多数在3~5s内疼痛缓解,1~2min内痛止。有肿块(未化脓)者或已发生数日以上者,留针0.5h亦获良效。
【注意事项】 针尖有阻碍感时,须稍稍改变方向,以免损伤血管、神经。不宜瘢痕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