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艾灸法的作用特点,其适应范围以寒证、虚证、阴证为主,对慢性病及阳气虚寒者尤宜。
(一)艾灸法作用特点
1.艾灸法的作用 主要是温热透达腧穴深部,和艾叶芳香温通药性的综合效应。
2.艾灸法的应用 以经脉陷下、阴阳皆虚,络脉坚紧者为宜,如《灵枢·经脉》:“陷下则灸之。”《灵枢·官能》:“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结络坚紧,火所治之。”
3.艾灸法可治针刺或中药疗效不显者 亦即“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灵枢·官能》),“凡病药之不及,针所不到,必须灸之。”(《医学入门》)在临床上,可以单用灸法,亦可先灸后针,先针后灸,针灸并用等。
4.艾灸法主要用于寒证 《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即是其例。
(二)适应范围
1.温经通络 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致的风寒湿痹、痛经、经闭、寒疝、腹痛等。
2.祛风解表、温中散寒 风寒外袭之表证,脾胃寒盛的呕吐、胃痛、泄泻。
3.温肾健脾 脾肾阳虚之久泄、久痢、遗尿、阳痿、早泄。
4.回阳固脱 阳气虚脱之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5.益气升阳 气虚下陷之内脏下垂、阴挺、脱肛、崩漏日久不愈等。
6.消瘀散结、拔毒泄热 疮疡、痈疽初起,疖肿未化脓者;瘰疬及疮溃疡后久不愈合者。
7.防病保健 灸法用于防病保健有着悠久的历史。《千金要方·针灸上》说:“凡入吴蜀地宦游,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
《医学入门》:“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可资临床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