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由于产地和制作方法不同,性味不同,而有不同的品种。
大体上可分为清茶(绿茶)、红茶和花茶(含非发酵的乌龙茶)。清茶,如龙井、碧螺春、毛峰、雨花茶等,性凉,具有清热解暑之功,宜于夏季饮用;红茶,是经发酵的茶叶,性温,宜冬季饮用;花茶,如茉莉花茶、玉兰花茶等性居中,四季均可用,以春饮为佳;乌龙茶宜秋饮。可见饮茶随四季不同而异: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乌龙,冬饮红茶。
1.茶叶含有60种有效成分,具有多种功能。
①为一种良好的兴奋剂,可提神醒脑;
②是一种良好的利尿药,可强心利尿,清热降火;
③生津止渴、消食;
④可杀菌除臭、消炎;
⑤可防癌抗癌。
茶叶中含有30多种多酚类物质,茶多酚是其总称,约占茶叶干物质的20%~30%。其保建功能显著。
首先,具有阻断致癌物的生成和抑制促癌物质的功效。茶多酚是通过酶系统,增强机体免疫力起作用的。如果饮用浓度比平时高10倍的浓茶,还具有抑制癌细胞转移的作用。
其次,具有抗辐射作用。1945年一颗原子弹使日本广岛10万人丧生,数十万人遭受原子能辐射伤害后,陆续患上白血病和其他癌症而死亡。其中侥幸生存的有三种人:一是茶民,二是茶商,三是茶癖者(嗜茶者)。他们饮的是优质绿茶,茶叶中的儿茶素,可以吸收90%的辐射物质,而使机体免受其害。所以常饮绿茶,可抵抗环境中放射性物质的危害。
当然,茶还具有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作为糖尿病的辅助治疗以及抗衰老等作用。
2.定茶为“国饮”和“全民饮茶日” 2005年3月,8家国家级茶叶科研、教育、文化专业机构和社会团体,聚集在杭州提出倡议。他们指出:中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发现、种植、利用茶在中国已有4 000~5 000年的历史。如今,全国年消费茶叶已近50万吨,茶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茶文化也由此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为此,他们呼吁,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弘扬中华茶文化,宣传饮茶的好处,使有益于人民身心健康的茶真正成为大众饮料。在接待国内外宾客时,尽可能使用中国茶;提倡茶德,倡导以茶倡廉,在各级政府的重要活动和场合中,提倡“清茶一杯”的节俭准则;在政府举办的宴请活动时,大力提倡“以茶代酒”;加强茶的深度开发。
发展各类茶饮料,满足各类人群的饮茶需求;提倡多饮茶,少饮酒,尽可能不吸烟。并建议确立“全民饮茶日”,使“茶为国饮”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3.四季养生茶疗
(1)春季茶疗:根据中医五生学说,春季必须柔肝、护肝、疏肝、养血,同时健运脾胃、阳春三月,可酌情选饮气味芬芳的花茶,以振奋精神。散发体内淤积之寒气,促进人体阳气之生发,或选用红茶以解酒宴之油腻,帮助消化,或酌量品用上好的新茶以收除去毒、清利肝胆之效……均是春季茶疗保健养生的佳法。
(2)夏季茶疗:夏季天气炎热,万物生长,生机盎然。但夏天多火多湿,气候炎热。“暑”“湿”是夏季气候的特点。古人将夏季分为盛夏和长夏,夏热炙煿的季节即为盛夏,这是火的季节,通应于心,人体阳气最盛。夏秋之交,暑热肆虐、气候潮湿的时节即为长夏,这是湿的季节,通应于脾。因此,夏季茶疗不离清热、化湿、清心、补脾之法。
(3)秋季茶疗:秋天燥邪,通应于肺,燥邪犯肺,则可见干咳,少痰或痰黏不易咳出、咽喉和鼻腔干燥、口干少津等症,甚至出现肌肉消瘦、肌肤甲错、指甲发脆、毛发干枯、皮肤瘙痒等症,因此,秋季茶疗应以清热润燥、养阴润肺、益气生津为原则。宜选用平和之品,以生津润燥、养血、滋阴润肺。
(4)冬季茶疗:冬天通应于肾,肾为先天之本,肾阴肾阳为各脏阴阳之根本,其虚衰直接影响全身各脏的生理功能。因此,冬令养生,补肾为先。冬天气候寒冷、阳气最弱,故最宜温补。湿补肾阳为冬季最常用的滋补之法。总之,冬季养生调摄当以补肾湿阳、培本固元、强身健体为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