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展及转归中的重要性

发展及转归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3-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体质与发病 吴氏认为瘟疫的发生与否,除了与戾气的强弱之外因有关外,更重要是决定于人体正气的盛衰。《温疫论·传变不常》提出了“传变不常,皆因人而传”的看法,并具体列出由于体质差异而出现不同传变的例子。4.体质与治疗 吴氏在其处方用药时,处处体现按体质论治的精神。

吴氏在强调病原体“戾气”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人体的正气。他继承了《内经》的思想,并作了进一步的阐发,指出了体质因素在瘟疫中的重要性。对后世温病的辨证论治有很大影响。

1.体质与发病 吴氏认为瘟疫的发生与否,除了与戾气的强弱之外因有关外,更重要是决定于人体正气的盛衰。《温疫病·原病》中指出“本气充满,邪不易入……昔有三人,冒雾早行,空腹者死,饮酒者病,饱食者不病,疫邪所着,又何异耶?若其年气来之厉,不论强弱,正气稍衰者,触之即病”。这种观点,与《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一脉相承的。

2.体质与传变 体质的差异与病后是否传变以及传变于何脏腑经络密切相关。《温疫论·传变不常》提出了“传变不常,皆因人而传”的看法,并具体列出由于体质差异而出现不同传变的例子。

3.体质与临床表现 吴氏强调在感受瘟疫病邪既病之后,由于体质不同,其临床表现就有相对特异性。《温疫论·知一》指出:“至又杂气为病,一气自成一病,每病又因人而变,统而言之,其变不可胜言,医者能通其变,方为尽善”,还有“其恶寒或微或甚,因其人之阳气盛衰也”等论述,都充分说明了体质因素在瘟疫病变过程中的重要性。

4.体质与治疗 吴氏在其处方用药时,处处体现按体质论治的精神。《温疫论·注意逐邪勿拘结粪》指出“但要谅人之虚实,度邪之轻重,察病之缓急,揣邪离膜原之多寡,然后药不空投,投药无太过不及之弊”。在具体用药时,指出应根据不同体质进行适当加减,三甲散的运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