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温病即传染病

温病即传染病

时间:2023-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代医家认识疾病的传染性,首先是与相应的流行性紧密联系的。疫病就是发生流行的传染病。继起医家遵循此说,并将疫病重新分类,如温疫、寒疫等。吴氏则另有看法。从文字的演变训释,温、瘟同义,而热病即温病,温病又名瘟疫,称谓虽殊,其为传染病则一。当然,疫病是否仅指温疫及其能否再予分类,历代医家认识并不一致,如《三因方·料简诸疫证治》即将疫病分为温疫、寒疫、湿疫和燥疫四种。

古代医家认识疾病的传染性,首先是与相应的流行性紧密联系的。因为流行由传染引起,而只有流行才会对人群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严重的威胁和危害,所以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特称为疫,所谓“疫者民皆病也”。疫病就是发生流行的传染病。对此《素问·刺法论》早就有着简括论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意谓疫病就像布帛等物被着色那样,历经由此及彼地转移染易而发生,且众人罹患,难以幸免。继起医家遵循此说,并将疫病重新分类,如温疫、寒疫等。吴氏则另有看法。他在《温疫论·正名》中提出:“《伤寒论》曰,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后人省‘氵’加‘疒’为瘟,即温也。如病讠登之讠登,后人省文作证,嗣后省‘言’加‘疒’为症……不可因易其文,以温瘟为两病”,又云:“夫温者热之始,热者温之终,温热首尾一体,故又为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户,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今省文作“殳”,加“疒”为疫”。从文字的演变训释,温、瘟同义,而热病即温病,温病又名瘟疫,称谓虽殊,其为传染病则一。吴氏还对王叔和《伤寒例》“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天有暴寒者,此皆时行寒疫也”之述提出异议,认为:“春夏秋三时,偶有暴寒所着,与冬时感冒相同,治法无二,但可名感冒,不当另立寒疫之名”(《温疫论·伤寒例正误》),表明疫病只有温疫,否定寒疫之说。非仅如此,吴氏更进而指出:“温暖清凉,未必为病,焉可言疫?”(《温疫论·伤寒例正误》)当然,疫病是否仅指温疫及其能否再予分类,历代医家认识并不一致,如《三因方·料简诸疫证治》即将疫病分为温疫、寒疫、湿疫和燥疫四种。但吴氏专持疠气病因学说立论,反对六淫(包括温邪在内)致疫,其温疫之温是就病证性质的温热而言。这是由于疠气中人之后,“正气被伤,邪气始得张溢,营卫运行之机乃为之阻,吾身之阳气因而屈曲,故病热”(《温疫论·原病》),而治疗之所以“独不言清热者,是知因邪发热,但能治其邪,不治其热而热自己”(《温疫论·标本》)。因此,吴氏之说仍是可以理解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