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象比类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最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如他们都把人体看作是一个小宇宙,把体内阳气的运行规律与日出日落相比类等。《内经》曾大量运用这一方法,借以阐明深奥难懂的医学道理。由于《温疫论》提出了一整套全新的概念,为了便于人们的理解,作者在其中多处采用了取象比类的方法加以说明。
伤寒与瘟疫的区别,是《温疫论》比较的重点,为了阐述二者不同的发病特点,作者将伤寒称作“行邪”,将瘟疫称作“伏邪”。所谓行邪者,“如行人经由某地,本无根蒂,因其飘浮之势,病形虽重,若果在经,一汗而解;若果传胃,一下而愈,药到便能获效”。所谓伏邪者,“温疫之邪,伏于膜原,如鸟栖巢,如兽藏穴,营卫所不关,药石所不及。至其发也,邪毒渐涨,内侵于腑,外淫于经,营卫受伤,诸证渐显,然后可得而治之”。作者用“如鸟栖巢,如兽藏穴”来取象比类邪伏膜原的态势,十分形象,此时如用治疗伤寒的汗下诸法,均为无的放矢,必待伏邪自行出表,或入于里,如鸟出巢,如兽出穴时,才可因势利导,一击而溃。这样,就将伤寒、瘟疫发病特点的不同和治疗时机的不同区别得十分清楚。又如,通过“战汗”而解,是瘟疫痊愈的重要途径,但是医生和病人每遇战汗则恐慌不已,难以理喻。作者取象于鸟飞的道理来比类说明,“譬如缚足之鸟,乃欲飞升,其可得乎?盖鸟之将飞,其身必伏,先足振而后扬翅,方得升举,此与战汗之义同”,形象地解释战汗是郁闭的里气得以通畅之后,邪气由里达表、自行外出的正常现象。此外,用“炉中伏火,拨开虽焰,不久自息”比类说明用下法后反而发热是属于病情好转的征象;“欲求南风,须开北牖”比类说明用下法也可以治疗呕吐的道理;用“三春旱草,得雨滋荣,残腊枯枝,虽灌弗泽”告诫医家对老年人慎用泻法,对少年人慎用补法,均取象生动,将深奥的道理作了浅显易懂的比类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