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幼集成·哮喘证治》:“夫喘者,恶候也。肺金清肃之令不能下行,故上逆为喘……吼者,喉中如拽锯,若水鸡声者是也。喘者,气促而连属,不能以息者是也。故吼以声响言,喘以气息名。凡喉如水鸡声者为实,喉如鼾声者为虚。虽由于痰火内郁,风寒外束,而治之者不可不分虚实也。”
清·陈飞霞的这段论述不仅总结了小儿哮喘的概念、病因、病机以及辨证论治原则,而且对于以哮和喘为主要特征的这一临床综合病证的成因归纳为痰火内郁,风寒外束,并指出其病位在肺,肺金清肃之令不行,痰火内阻气道,气上喘逆,鸣息不通,哮吼发作。
2.《幼幼集成·哮喘证治》:“哮喘为顽痰闭塞,非麻黄不足以开其窍,放胆用之,百发百中;又有虚败之证,忽然张口大喘,入少出多,此肾不纳气,浮散于外,大凶之兆,速投贞元饮,不效,理阴煎加人参、鹿茸,或可挽救。”
3.《幼幼集成·哮喘证治》:“素有哮喘之疾。遇天寒暄不时,犯则连绵不已,发过自愈,不需上方。于未发时,可预防之。有一发即能吐痰者,宜服补肾地黄丸,加五味、故脂,多服自愈。有发而不吐痰者,宜痰喘方。”
以上两条说明了哮喘的治疗方法。陈飞霞提出凡遇哮喘实证投以麻黄治疗的观点,因其病机为“顽痰闭塞”,麻黄辛散苦泄,温通宣畅,入肺经,外能发散风寒,内能开宣肺气,力量峻猛,所以能开窍去顽痰而平喘。如果出现肾不纳气的危症,气短,呼吸急促,提不能升,噎不能降,气道噎塞,势剧垂危,则速投贞元饮。哮喘若为宿疾,而且天气变寒时病情加重,如果痰多,则是肾不纳气、肺气上逆、不能通调水道所致,此时肾虚更甚,所以投以补肾地黄丸;如果痰少,则用痰喘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