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汪受传从肺论治小儿哮喘缓解期的经验

汪受传从肺论治小儿哮喘缓解期的经验

时间:2023-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汪师认为,小儿哮喘的发作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伏痰是内因,外因为感受外邪、饮食、劳倦等,外因引动伏痰而诱发哮喘。汪师选用玉屏风散为主加减治疗缓解期的患儿。凡有面色苍白,气短懒言,喷嚏时作,易患感冒,自汗盗汗等肺气虚弱,卫表不固之临床表现的缓解期患儿,汪师皆以玉屏风散加减调治,通过控制反复风邪外感这一小儿哮喘最常见的病因来达到减少哮喘发作的目的。

汪受传主任医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对小儿哮喘缓解期从肺论治有独到的见解。

(一)补肺固卫预防外感是减少发作的关键

汪师认为,小儿哮喘的发作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伏痰是内因,外因为感受外邪、饮食、劳倦等,外因引动伏痰而诱发哮喘。汪师选用玉屏风散为主加减治疗缓解期的患儿。凡有面色苍白,气短懒言,喷嚏时作,易患感冒,自汗盗汗等肺气虚弱,卫表不固之临床表现的缓解期患儿,汪师皆以玉屏风散加减调治,通过控制反复风邪外感这一小儿哮喘最常见的病因来达到减少哮喘发作的目的。

(二)肺脾肾不足与气血阴阳辨证相结合

汪师认为,虽然肺气虚弱是缓解期的最关键病机,但因肺与脾肾在主气和主水液代谢方面的密切关系,除了肺气虚弱外,哮喘缓解期还可有脾与肾两脏的不足之情形,且不单单是气虚不足,而是气血阴阳皆可有不足,因此,在缓解期的辨证,要将肺脾肾三脏辨证与气血阴阳辨证结合起来。

(三)用法用量制剂适应儿科特点

《丹溪心法》中之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用量比例为1∶2∶1,方中重用白术意在健脾胃以实表。而小儿哮喘缓解期常常是肺脾两虚,黄芪走肺脾两经;白术归脾胃两经,故汪师将古方剂量进行了调整,使之更适合小儿哮喘的病机特点,黄芪、白术、防风的用量比例为3∶2∶1,黄芪一般用15g,最大可用30g,若虽汗多气虚明显,但食欲好者,可用至20~30g。炙黄芪补力强,食欲好者用之,而食欲差者则选生黄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