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名医梁仪韵指出:
咳嗽是肺系的主要证候之一,凡病无论内伤外感,只要影响肺的肃降与宣发功能,皆可出现咳嗽。咳嗽虽为肺系的主要见证,但其病因不仅在肺。在外因方面,六淫之邪皆可伤肺,但总以风寒之邪为主,故有“形寒饮冷则伤肺”之说。在内因方面,多以脏腑功能失调,累及肺脏,而使肺气升降失和,从而形成咳嗽。如脾虚生湿,聚为痰浊,湿痰上渍于肺,则肺之清肃失常而见咳嗽。即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又如气化无权,水气上溢渍肺,使肺之升降失调而为咳嗽。又有肝郁化火,火气上炎刑金,灼液为痰,阻碍肺气的肃降发生咳嗽。心病及肺而喘咳,在临证中亦不少见。肺为华盖之脏,其气通于口鼻,外邪六淫自口鼻吸入则肺为之应。肺为娇脏,易虚易实,故无论是外感六淫之邪,还是内伤它脏,每多易伤肺而引起咳嗽。
(一)外感咳嗽
1.风寒咳嗽证 咳嗽痰多稀白,或有头痛,咽痒,鼻塞声重,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紧。
辨证:风寒束肺,肺气失宣。
治法:疏解表邪。
方药:荆芥穗6g,杏仁泥6g,川厚朴6g,法半夏6g,紫苏叶5g,枯黄芩10g,苦桔梗10g,生甘草3g,葱白1寸。
2.风热咳嗽证 咳嗽痰稠,胸闷不畅,咽干而痛,或有身热,舌苔薄黄,脉浮数。
辨证:风热袭肺,痰热内结。
治法:宣解清肺散风。
方药:苦桔梗5g,生知母10g,薄荷6g,炒牛蒡子10g,生甘草3g,生石膏10g,炒僵蚕6g,炒莱菔子10g,杏仁泥6g,炒栀子10g,浙贝母6g。
加减:大便干燥者加全栝蒌,若重者加大黄6~10g;若痰黄黏不爽者加旋覆花10g。
3.燥咳证 燥咳证多发于秋季。燥金当令,感而发病者多见于咳无痰或少痰,鼻燥咽干。舌边尖红,脉多浮数。由于燥有温凉的不同,可分为两种:
(1)温燥咳证:多干咳无痰或痰黏缠喉不易咯出,舌苔薄少津,脉浮数。
辨证:温燥犯肺,灼伤肺津。
治法:清肺润燥。
方药:杭菊花10g,北沙参10g,天冬10g,炙枇杷叶10g,霜桑叶10g,连翘心15g,栝蒌皮10g,炒栀子10g,杏仁泥6g,麦冬10g,薄荷叶3g,枯黄芩10g,热盛加生石膏15g。
(2)凉燥咳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鼻塞,咽干,口渴唇燥,嗽痰稀少,舌尖边红,苔薄白,脉浮或浮数。
辨证:内有燥热,外感秋凉。
治法:宣肺疏表,化痰润燥。
方药:紫苏叶5g,桑白皮6g,贝母6g,生石膏12~15g,蜜麻黄1.5g,杏仁泥6g,苦桔梗5g,川厚朴6g,嫩前胡5g,飞滑石10g。
(二)内伤咳嗽
1.肝火犯肺证 气逆于喉,咳嗽咽干,咳引胁下作痛,舌苔薄黄少津,脉象弦数。
辨证:肝郁化火,木火刑金。
治法:降气清热。
方药:紫苏子6g,旋覆花10g,栝蒌皮12g,炒栀子10g,莱菔子10g,炒枳壳10g,代赭石10g,川厚朴6g,黛蛤粉10g,枯黄芩10g,龙胆草6g,射干6g,白芥子3g。
2.痰湿犯肺证 咳嗽,痰多色白,黏易咳出,胸脘满闷,纳食减少,舌质正常或胖,舌苔白腻,脉滑而缓,大便或溏。
辨证:脾湿生痰,痰浊犯肺。
治法:理脾化湿,肃肺止咳。
方药:紫菀6g,法半夏6g,杏仁泥6g,炒莱菔子10g,款冬花10g,川厚朴6g,炒枳壳10g,炒葶苈子6g,嫩前胡6g,广陈皮10g,炒薏苡仁10g,有热者加黄芩10g,泄泻去葶苈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