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葶苈大枣泻肺汤能排胸腔积液吗

葶苈大枣泻肺汤能排胸腔积液吗

时间:2023-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果无论在抗感染、改善呼吸道症状等方面,采用以葶苈大枣泻肺汤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均比单用西药治疗效果好。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大枣缓和葶苈子之烈性,使泻肺而不伤肺。通过上述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观察,两组的临床治愈率及胸膜肥厚发生率有显著差异,表明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与抗结核药联合应用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可加快胸水吸收,防止胸膜粘连肥厚,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

(一)处方及方解

【方源】 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组成】 葶苈五钱,大枣十二枚。

【用法】 先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内葶苈,煮取一升,顿服。

【功用】 泻肺去痰,利水平喘。

【主治】 咳逆上气,喘鸣迫塞,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

【方解】 君药:葶苈,入肺泻气,开结利水。

佐使药:大枣,甘温安中,缓和药性,使祛邪不伤正。

【现代常用剂量】 葶苈10~15g,大枣10枚,水煎服。

(二)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

[谢梅华.葶苈大枣泻肺汤为主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湖北中医杂志,2003;25(6):21]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祛痰止咳、吸氧及对症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葶苈子、金银花各9g,大枣4枚,车前子、麻黄、射干各6g,地龙5g,鱼腥草10g。口唇发绀严重者加丹参6g;高热不退者加蝉蜕4g,生石膏9g;大便干结者加桑白皮9g,瓜蒌仁10g。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后分5~10次口服,连续服药3天。结果无论在抗感染、改善呼吸道症状等方面,采用以葶苈大枣泻肺汤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均比单用西药治疗效果好。

小儿病毒性肺炎是婴幼儿较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原。采用以葶苈大枣泻肺汤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在改善缺氧状况、化痰止咳、消除肺部啰音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医认为,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痰热袭肺、肺气郁闭。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外邪袭肺,肺气郁闷,宣降失司,加之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脾虚水湿不运,湿聚成痰,阻塞气道,痰浊阻肺,更易加重肺气闭塞,形成恶性循环。葶苈大枣泻肺汤中,葶苈子、大枣,车前子泻肺水、利肺气,佐以麻黄宣肺开闭;地龙清热通络、解痉平喘;金银花、鱼腥草清热解毒、镇咳、平喘、祛痰;射干开痰结。诸药相伍,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

(三)葶苈大枣泻肺汤加西药救治婴幼儿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李奇梅.中西医结合救治婴幼儿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广东医学,2000;21(7):611]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救治婴幼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44例,并与西药治疗40例进行了对比观察。

两组患儿均常规应用抗生素、强心、利尿、吸氧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至心力衰竭纠正。口服加味葶苈大枣泻肺汤,药物组成:葶苈子9g,大枣5枚,车前子、炙麻黄各6g,苦杏仁9g,地龙、丹参、红花各6g,重楼(蚤休)9g,鱼腥草10g。伴精神委靡加高丽参6g;高热不退加蝉蜕6g,生石膏10g;烦躁不安加龙骨、牡蛎各10g;惊厥抽搐加羚羊角3g,钩藤6g;喉间痰鸣加僵蚕6g,仙鹤草6g;大便干结加大黄5g。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后分4~8次口服,连续服药3天。治疗结果,无论在抗感染、改善微循环障碍、强心利尿等方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均比单用西药治疗效果好。

婴幼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临床上较为常见,其病情急、变化快,病死率较高。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改善缺氧状况、纠正心力衰竭、消除肺部啰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医学认为,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其特点为本虚标实,阳衰痰阻,肺气闭塞。以葶苈子、大枣、车前子泻肺水、利肺气,佐以麻杏宣肺开闭;丹参、红花活血化瘀,改善肺内微循环;地龙清热止惊,扩张支气管平滑肌;重楼、鱼腥草,解毒泻热。诸药相伍,寓温、清、补消为一体,泻肺利水不伤正,温阳救逆不恋邪。加上西药迅速控制心力衰竭,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四)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抗结核药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陈斯宁.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抗结核药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35例.浙江中医杂志,2002;(2):57]

采用葶苈大枣泻肺汤配合抗结核药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35例,同期与抗结核药治疗的35例对照。治疗组及对照组均为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

对照组采用抗结核治疗,异烟肼0.3g,利福平0.45g,每日1次口服;链霉素0.75g,每日1次肌内注射,或乙胺丁醇0.75g,每日1次口服;泼尼松(强的松)10mg,每日3次口服。抽胸水,一般1~2次,抽水量每次600~1 000ml。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药物组成:葶苈子、大枣、杏仁各10g,桑白皮、茯苓、猪苓、泽泻、延胡索各15g,甘草6g。乏力、气短明显者,加党参15g,白术10g;咳痰黄稠者,加黄芩10g,瓜蒌壳15g;干咳无痰者,加麦冬、沙参各15g;发热、盗汗者,加地骨皮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20天为1个疗程。

治疗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治愈28例(80%),显效5例(14.29%),好转2例(5.71%)。经追踪观察发现胸膜肥厚6例(17.14%)。对照组临床治愈15例(42.86%),显效14例(40%),好转6例(17.14%)。经追踪观察发现胸膜肥厚18例(51.43%)。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胸膜肥厚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源于《金匮要略》,治“支饮不得息”。方中葶苈子为肺家气分药,与桑白皮同入肺经,皆为泻肺行水之良药,故相须为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葶苈子有强心、利尿、祛痰、平喘作用,桑白皮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大枣缓和葶苈子之烈性,使泻肺而不伤肺。茯苓、猪苓、泽泻利水渗湿,茯苓兼能健脾和中。药理研究表明,三药均有利尿作用。杏仁降气止咳平喘,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泻肺逐水平喘之功。通过上述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观察,两组的临床治愈率及胸膜肥厚发生率有显著差异,表明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与抗结核药联合应用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可加快胸水吸收,防止胸膜粘连肥厚,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

(五)葶苈大枣泻肺汤合顺铂腔内灌注治疗肺癌癌性胸水

[张小玲.葶苈大枣泻肺汤合顺铂腔内灌注治疗肺癌癌性胸水45例.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9):22]

应用口服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配合顺铂腔内灌注治疗肺癌恶性积液45例,效果较好。本组45例病人其中腺癌24例,鳞癌12例,小细胞癌6例,肺泡癌3例。所有病例均有明确的组织学或细胞学病理诊断。

1.局部治疗 胸水基本排净后,在引流管内注入生理盐水250ml+顺铂60~80mg,夹紧引流管固定在胸壁,嘱患者适当变换体位,每周1次,3周为1个疗程。

2.内服治疗 治以泻肺平喘,健脾利水之法。以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葶苈子15g,大枣10枚,猪苓15g,薏苡仁30g,茯苓20g,白花蛇舌草30g),水煎服,每日2次,连服2~4周为1个疗程。

3.治疗效果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8.9%。其中,腺癌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15例、无效3例;鳞癌分别为7、5、0例;小细胞癌分别为1、3、2例;肺泡癌分别为1、1、1例。主要以鳞癌、无血性胸水及有包裹性胸膜改变的病例效果较好,所有病例治疗后复查肝肾功能,均无明显损害。

4.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分析 45例患者中有29例出现胸痛症状者,经治疗后14例胸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有效率为48.2%;其中有35例出现呼吸困难者,经治疗后30例症状消失,有效率为85.7%;其中有40例出现不同程度咳嗽者,经治疗后18例症状改善,有效率为45.0%。随着胸水的减少,肺部得到了扩张,机械性压迫解除,以及中药泻肺利水的辨证治疗,使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亦有所提高。KPS评分用药前平均为50分,治疗2周后平均为70分。

癌性胸水是肺癌晚期常见的症状,目前有关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方法较多,但常因药物的毒性反应大,不能有效控制胸水,多次复发形成难治性恶性胸水,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期。因此如何积极治疗,有效控制胸水,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生命,是肿瘤姑息治疗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采用胸腔置管负压引流,并在胸腔内灌注顺铂,直接抑杀癌细胞,并刺激胸膜造成化学性胸膜炎致胸膜粘连,达到控制胸水的作用。同时配服中药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治疗。恶性积液属中医“悬饮”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癌瘤阻塞,气机不利,肺失宣肃,脾肾阳虚,气化功能失调,水液难以输化遂停蓄于胸膈之中而成饮证。方中葶苈子、大枣具有泻肺平喘、行水消肿功效,二药组合是《金匮要略》治饮证的经方之一。茯苓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作用,其抗肿瘤成分腺嘌呤,可以防止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其所含的真菌多糖还可非特异性地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和血液系统功能,从而提高对癌细胞特异抗原的免疫能力,激发机体的抗癌能力,配合猪苓、薏苡仁、白花蛇舌草,共奏渗湿利水、解毒抗癌之效,对控制胸水,减轻顺铂的毒性反应,以改善症状,稳定病情,防止复发起到重要作用。

如严重恶病质伴有大量血性胸水或肝肾功能损害患者,则不适宜做腔内化疗,或经治疗3次以上胸水不能有效控制,不宜再连续腔内给药,可适当引流减压,增加中药逐水健脾药物,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为主要治疗目的。

(六)葶苈大枣泻肺汤合小陷胸汤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王晓平.葶苈大枣泻肺汤合小陷胸汤治疗结核性胸膜炎48例.中国民间疗法,2002;10(12):48]

结核性胸膜炎属中医悬饮、胸痹范畴。应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合小陷胸汤治疗本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患者均有中量以上胸腔积液,均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胸腔积液。治疗组予葶苈大枣泻肺汤合小陷胸汤治疗:葶苈子、桂枝、白术、泽泻、半夏、黄连各10g,桑白皮、茯苓、薏苡仁、杏仁各12g,全瓜蒌20g,甘草5g,大枣5枚。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各15g;潮热者加鳖甲12g;盗汗者加牡蛎30g,浮小麦10g;咳嗽者加百部10g,川贝母12g。同时予服异烟肼、利福平,并肌内注射链霉素。其中4例早期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26例患者除诊断性穿刺抽取少量胸水外,用中药后均未做治疗性穿刺。

本组经治疗显效37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3%。胸水消失最快6天,最慢14天。平均热退时间为3天,胸痛消失时间平均12天,胸闷、气急消失时间平均5天,咳嗽消失时间平均7天。

结核性胸膜炎多因正气不足,外感瘵虫之邪,致胸阳不振,水湿停滞成饮,日久化热,痰热互结,闭阻胸胁。故治宜清热化痰,宽胸散结,化痰逐饮。方中葶苈子、桑白皮泻肺行水;全瓜蒌化痰消饮、宽中理气;茯苓、杏仁健脾利湿,顺气降逆;桂枝、白术通阳健脾化饮;泽泻、薏苡仁导水下行;甘草与桑白皮同用,不燥不刚,泻而不伤娇脏;半夏、黄连辛开苦降化痰散结;大枣缓解药性。全方共奏泻肺、消饮、逐水之功。

(七)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配合DF方案治疗肺癌胸水

[黄智芬,等.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配合DF方案治疗肺癌胸水疗效观察.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18(1):62]

应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配合DF方案治疗确诊的肺癌胸水31例,并与单纯DF方案治疗25例做对照比较观察。治疗组31例,其中鳞癌4例,腺癌18例,腺鳞混合癌6例,未分化癌3例。双侧胸水5例,单侧胸水26例。大量胸水(第2肋骨缘水平以上)11例,中量胸水(第4肋骨下缘水平以上)16例,少量胸水(第4肋骨下缘以下)4例。对照组25例,其中鳞癌2例,腺癌17例,腺鳞混合癌4例,未分化癌2例。双侧胸水3例,单侧胸水22例。大量胸水8例,中量胸水13例,少量胸水4例。

治疗组应用中药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葶苈子10g,大枣12g,丹参15~30g,郁金12g,茯苓12g,泽泻15~30g,杏仁10g,枳壳12g。随证加减:气虚加黄芪30g,太子参18g,纳差加麦芽15g,白术12g,胸痛加瓜蒌壳12g,大便干结加大黄6~9g,小便短少加白茅根30g,发热加石膏30g,知母9g,每日1剂,水煎至200~300ml,早晚分两次服。对照组不用中药,应用DF方案加地塞米松5mg,顺铂60mg以0.9%生理盐水稀释后注入胸腔内,氟尿嘧啶(5-氟尿嘧腚)0.5~1.0g加入5%葡萄糖液40~60ml稀释后注入胸腔内。治疗组胸腔内注射药物方案同上。

治疗后,治疗组达到完全缓解5例(16.1%),部分缓解17例(54.9%),无效9例(29%),总缓解率71%。对照组达到完全缓解2例(8%),部分缓解10例(40%),无效13例(52%),总缓解率48%。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生活质量变化:采用卡氏评价,治疗组生活质量上升9例(29%),稳定18例(58.1%),下降4例(12.9%),改善率87.1%。对照组依次分别为3例(12%)、11例(44%)、11例(44%),改善率5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肺癌发生胸腔积液其原因为肿瘤直接侵犯或转移至胸膜所致,直接影响病人预后。本方剂中葶苈子泻肺行水,专治胸腹积水。桑白皮泻肺利水,杏仁肃降肺气、止咳平喘。茯苓、泽泻淡渗利水,枳壳宽胸和中,行气化水、丹参、郁金活血祛痰,理气止痛,大枣补脾和胃,调和调卫。据药理研究证实,丹参有广谱的抗菌作用,能增强机体抵抗能力,抑制变态反应,并能促进局部炎症渗出物吸收。丹参和化疗药物合用对某些肿瘤的治疗有一定增效作用。诸药合用,具有泻肺行水、祛痰止痛功效,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八)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治疗胸腔积液

[王秀英.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治疗胸腔积液30例.山东中医杂志,2001;20(10):607]

运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治疗胸腔积液30例。30例中肺癌12例,胸膜炎9例,充血性心力衰竭7例,原因不明者2例。30例均属于大量胸腔积液抽取后,剩余少量液体不可再抽取者。

1.治疗方法 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组成:葶苈子10~30g,大枣7枚,当归10g,红花10g,生地黄10g,桃仁10g,川芎10g,白芍10g,丹参10g。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2.治疗结果 本组30例经中药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X线检查胸水完全吸收,维持30天以上无变化,为完全缓解,共15例(50%)。症状明显改善,胸水部分减少,维持30天以上无须再抽液,为显效,共9例(30%)。在30天内增长未超过原有量50%,为有效,共4例(13.3%)。胸水仍继续发生,胸水在30天内增长超过50%,须再行抽液,为无效,共2例(6.7%)。总有效率93.3%。

病案举例,男,76岁,因胸闷气短、不得平卧10余天于2000 年9月8日入院。入院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右侧胸腔大量积液。急则治其标,先给予抽取胸液并配合强心治疗。投以葶苈子15g,大枣7枚,当归10g,黄芪20g,党参15g,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0g,杏仁10g,连续服药15剂。10月7日胸片显示:双肺纹理增加,双侧肋膈角锐利,膈肌动度正常。患者精神明显好转,自觉体力增加,饮食正常,呼吸平稳,无明显不适感觉,停止服药,1个月后复查胸腔积液未复发。

胸腔积液多由素体虚弱或原有慢性疾病,使肺脾气虚,通调失职,运化不及,肝经疏泄不利,气血运行不畅,水液代谢失常,停于胁下而发悬饮。此类病人体质大都非常虚弱,不堪峻猛攻伐。运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疗效可靠,且较稳妥。葶苈子有强心平喘利尿作用,临床常用30g左右,缓以甘温大枣,无任何不良反应。桃红四物汤活血养血,因胸水多以血瘀为前因,血脉通畅,胸水自然消退,又可促进炎症吸收,减缓粘连与瘢痕形成。临床观察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胸腔积液,经西医常规抽取胸水后,剩余部分往往不能在短期内吸收,继而复发者也为数不少,以此方辨治可促进剩余胸水吸收。葶苈子毕竟是苦寒攻逐之品,当中病即止,以免损伤正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