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名医王文鼎认为:肺脓肿不能一概视为肺痈,属肺疽者间或有之。若治疗不充分或者支气管引流不畅,坏死组织留在脓腔内,炎症持续存在,则转为慢性。此阶段有相当一部分似祖国医学肺疽证。肺痈、肺疽虽同属肺部化脓性病变,但两者在成因、病机和临床表现都各有不同,必须细加分别,不容混淆。首先从病因病机上看,肺痈和肺疽都是气血为毒邪阻滞而成,但“痈有火毒之滞,疽有寒痰之凝”。肺痈系肺有蓄热,复因外感风热,两热相蒸,肺叶受灼,气壅血瘀,郁结成痈;而肺疽多为病久体虚,肺气耗伤,无力托毒外出,以致热从寒化,阴寒凝阻,邪毒深伏于肺所致。而肺痈久延,元气耗损,亦可转化为肺疽。再从临床表现来看,当从起病之缓急,病程之长短,热势之高低,痰液、脓液之性状,以及舌苔、脉象之变化等方面,进行辨别。一般来说,肺痈起病急骤,热势较高,痰液黄稠,脓液浓浊,常伴口渴、气粗、胸痛等症,脉多滑数,舌红苔黄腻,表现为阳证热证。肺疽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热势不甚,痰不黄稠,脓液清稀,每兼神疲乏力,面色不华等症,脉多虚细,舌淡红或暗红、苔白,表现为阴证寒证。临证治病,必须掌握辨证论治的原则,详细地研究分析病情,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王文鼎治疗肺疽,主张温阳散寒,补气托毒,善于应用阳和汤、犀黄丸,每获良效。阳和汤温补通腠,阳和一转,则阴分凝结之毒自动化解,故阳和汤为治疗外科阴证的主要方剂。方中熟地黄、鹿角胶温补精血,姜炭温中回阳,桂心温通血脉,麻黄宣通阳气,白芥子祛湿化痰,诸药相配,共奏温补和阳,散寒通滞之效。犀黄丸具有活血祛瘀、解毒止痛的作用,临床多用于慢性包块、脓肿。此方用牛黄解毒,配麝香之香窜,乳香、没药之活血祛瘀,以疏通血脉,使深伏之毒邪得以外散,郁结之痰浊瘀血得以消除。原本病为半阴半阳,又配以阳和汤,故无偏寒凉之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