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县域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研究

甘肃县域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研究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甘肃县域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研究◎邓慧君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为满足公共文化需求,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和权利,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运行管理机制系统的总称。报告以2011年甘肃省65个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质量调研为主,实事求是,就目前现状和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提出相关建议。根据这一目标任务,2011年3月18日,甘肃省政府印发了《2011年甘肃省农家书屋建设实施方案》,安排建设1930个农家书屋的具体事项。
甘肃县域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研究_2011~2012年甘肃省文化发展分析与预测

甘肃县域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研究

◎邓慧君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为满足公共文化需求,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和权利,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运行管理机制系统的总称。公共文化是公益性文化,提供服务的是政府,享受公共文化的是民众,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之优劣关系到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水平,体现政府在服务型社会建设中的能力。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方面在物质生活相对满足之后,民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开始抬升,亟需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公共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建设不容忽视。政府和谐发展理念要求社会全面发展,也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的紧迫任务,迫切需要解决。

我国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建立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之上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也随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和完善。从经济现状、民众居住的社会区域、人口构成等因素看,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分为城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两大块,这两大居住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构成、区域空间格局、传统文化保存和继承等构成不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较大差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方法、内容有所不同。

甘肃目前农村人口占总人口近70%,广大农村人口分散居住在各种不同的乡村自然环境中,近几年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建立和改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重视保护文化资源,鼓励发现文化人才,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努力探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渠道和途径,力求建立完善、完备、运行方便、群众满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氛围。“十一五”期间,甘肃各级政府积极探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和办法,从基础做起,抓具体工作,先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推进其他工作的有序开展,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拉开了序幕,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取得良好成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十一五”时期初见成效的基础上,在“十二五”规划中,甘肃省又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了周密细致的规划,目标是建立覆盖全面、基础完善、设施齐备、运行规范、活动丰富、积极健康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本调研报告针对甘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结合各地实际,在广泛了解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就近几年县域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体系建设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努力将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作得更实更优。

甘肃有86个县(市、区)域行政区划,其中65个县,17个县级区,4个县级市,不同行政区域的县域人口构成,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不同,经济发展差别大,文化需求有异,各有其特殊性,相比而言,17个县级区和4个县级市人口多,经济发达,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础比较好,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多彩。而65个县农业人口所占比例大,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人口居住分散,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活动比较单一,但却有各自的特色。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承担者是政府,如何评价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要求政府要有行政自觉,要真正自我监督,努力自我完善。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质量评价机制是政府自我完善、自我监管的评价依据,但这必须要对政府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有深入全面的了解,然后再根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和目标进行考察、评估、分析和评价。报告以2011年甘肃省65个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质量调研为主,实事求是,就目前现状和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范围广泛,包括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经费投入、公共文化体系运行机制、公共文化活动内容等方面,因甘肃省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处在初步建立阶段,因此,调研报告主要以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活动内容为主。

一、各级政府公共文化建设意向明确

(一)省、市、县各级政府重视公共文化建设

“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公共文化建设总投入超过20亿元,年均增长25%,在中央政府提出发展文化繁荣文化的前提下,甘肃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渠道和方法,探索出农家书屋“惠民工程”,通过五年时间在全省村一级建立农家书屋,极大地丰富了农民阅读需求,此项举措被全国推广,且与安徽省共同承担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制度设计课题研究。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甘肃省省长刘伟平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开宗明义,承诺2011年为民办十件实事,其中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方面,提出准备“建设1930个农家书屋;新建100个乡镇及社区体育健身中心;为60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备基本设施”的目标任务。

根据这一目标任务,2011年3月18日,甘肃省政府印发了《2011年甘肃省农家书屋建设实施方案》,安排建设1930个农家书屋的具体事项。2011年3月25日,省政府印发了《建设乡镇及社区体育健身中心工程实施方案》,就新建100个乡镇及社区体育健身中心的具体实施方案做了安排。为了进一步落实目标任务,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得更具体,落实得更到位,2011年7月7日,甘肃省政府向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印发了《甘肃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要求在未来五年里,各市(州)、县市区、乡镇均建起1处以上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或文体广场(体育公园、健身长廊),公共体育场馆(场地)配套相应的健身设施,形成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网络。全省各级各类体育场馆发展到26900个,其中体育系统场馆达到800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以上。同时要积极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争取50%的行政村建有公共体育设施,30%的乡镇建有较高标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各地要普遍建立体育社团组织,其中90%的乡镇和60%的行政村成立农民体育协会(农民体育协会的成立可参照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登记条件和登记程序进行),80%的城镇社区建立体育健身指导站(点)并配备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50%的行政村建有体育健身站(点),全省各级晨、晚练站(点)发展到6000个。

根据《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甘肃省制定了因各地公共文化机构发展水平不同,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分为两步走的办法:2011年底之前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2012年年底之前各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

(二)各地州以及县级地方政府重视公共文化服务

在省政府的带动和支持下,各级地方政府重视当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一方面积极落实好中央和地方的相关指示,转变观念,从原来忽略文化建设到重视地方文化建设,用好专项资金,改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普遍先搭台,再演戏。另一方面结合实际开展适合本地特点的文化宣传活动,结合旅游业和节庆年会开展生动活泼、积极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让文化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塑造农民良好的生活风貌。“十一五”期间,全省86个县区中除金川区没有“两馆”、秦州区没有图书馆外,其余84个县区均有文化馆和图书馆,基本达到县县拥有“两馆”。2011年金昌市被文化部列为公共文化示范点,金昌市全方位开展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内部设备配备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方面都取得积极成效。金昌市属县永昌的县域公共文化服务有了很大改进。

二、2011年县域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现状

(一)探索建立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三馆建设

图书馆、文化馆(有的称为群艺馆)、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首要目标备受各地重视,各地争取资金,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或改造,或重建,或扩大规模,使三馆建设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观,同时,适当内部配备。在三馆建设中,图书馆建设成效最大,各县域扩建或者改建图书馆,增加图书数量,开展各种形式的宣讲和阅读活动,使图书馆的文化建设作用明显增强。全省公共图书馆馆舍总面积达到14.8万平方米,馆均达到1608平方米,年新增藏量为13万册,阅览坐席达到9800多个。各个图书馆根据读者阅读需求,开展少儿阅览、报刊阅览、图书借阅和电子阅览业务,近60个公共图书馆设置了电子阅览室,电脑总数达到1141台,馆均20台,基本实现了图书资源现代化管理。截至2011年,全省县市级图书馆藏书达470多万册,县域图书馆藏书310多万册,占县市级图书馆藏书的65.96%。各级县(市、区)图书馆为读者举办各种活动491次,县域300次;县(市、区)举办展览119次,县域70次。文化馆在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基础上,开展书画展览、书法大赛、群众秧歌队等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活跃了当地文化气氛,满足了书画爱好者的需求。甘肃省各级文化馆馆舍总面积达到11.2万平方米,馆均达到1120平方米,馆内设有辅导培训、展览、排练等场所,在第二次全国文化馆评估中29个市、县文化馆被评定等级,其中一级馆4个、二级馆7个、三级馆18个。社区和乡镇文化站1195个,其中乡镇文化站1120个,街道文化站75个。县域博物馆建设兴起在“十一五”期间,全省有博物馆73家,其中省级1家,市级7家,县域65家,目前各县均有博物馆。

2.乡镇综合文化站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政府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层活动场所,主要任务是组织所在乡镇的文体活动,挖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引导农民的文化生活。“十一五”期间,甘肃各县确定了在乡一级设立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目标任务,占全省乡镇总数81%的990个乡镇纳入“十一五”国家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每年每个文化站规划投资24万元,中央补助达到1.5亿,投资总额达到2.3亿多元,是我省历年来投资额最大、涉及范围最广、建设要求较高的文化建设工程。“十二五”开局之年的2011年各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有序推进,目前,499个集文化娱乐、图书阅览、体育健身为一体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已建成投入使用,其余乡镇综合文化站以每个站投资24万元的规模予以建设,同时配备10万元的内部配套设施,将于2011年年底完成建设任务。2011年,省政府还投入2000多万元为400多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备文化活动器材、办公桌椅、图书报刊架等设施,使已经建成的乡镇综合文化站能够发挥作用,投入运行。为配合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省文化厅广泛开展送书下乡活动,投入429万元为全省56个贫困县图书馆、479个乡镇文化站送书318万册。目前,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1030个,占全省1124个乡镇的84.1%,村级文化活动室5308个,占全省16371个行政村的32%。

3.农家书屋

2005年,甘肃省农家书屋试点工作取得成功,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再接再厉,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书屋条件,继续推进农家书屋建设。截至2011年初,全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3.4亿元,建成农家书屋1.3万个,覆盖全省77.4%的行政村。按照全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总体规划,2011年省委、省政府将继续加大农家书屋建设力度,进一步扩大农家书屋覆盖面。截至目前,甘肃省已建成13000个农家书屋。2011年,甘肃省已开工建设的农家书屋有1930家,依此实现甘肃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的目标。而在全国,2011年,全国农家书屋的数量将达50万家;到2012年,将全面完成农家书屋工程,基本覆盖中国所有的行政村。

4.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2011年,连续五年投资近2亿元建成的省、市、县、乡、村五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中心或站点开始运行,其中省级中心1个,市级中心14个,县级支中心68个,村级服务点16143个,基本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全覆盖。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作为全省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目前已完成41122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建设任务,解决了600多万农牧民群众听广播难、看电视难问题;全省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3%以上。

5.村级文化活动

县级政府积极改善县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村级开展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活跃农民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生活品位,满足农民精神需求。成县按照“月月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原则,在村空地建设文化小广场,广泛组织开展文体活动,满足了群众文化活动需要,深受农民欢迎。抛沙镇东罗村建立了占地4.5亩的文化广场,总投资80万元,配套建设村级党员活动室、多媒体培训室、农家书屋、村两委办公室、综治办、司法办、卫生室、计生办等;体育场、舞台、群众休闲娱乐广场、绿化带等公共设施,并配套建设公共厕所,建设篮球场1个,羽毛球场1个,花架120平方米,广场铺设草坪并配套健身器材。村级活动场所的建立,既提升了党员活动室的档次和水平,又为群众提供了一处休闲娱乐的良好场所。

(二)开展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以及文化创作活动

1.文物保护

甘肃文物资源丰富,“十一五”以前,县域文物都收藏在县文化馆内,文化馆承担了文物保护、收藏工作,近年来,各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考虑了文物保护的需求,将藏在仓库里的文物展示出来,有的县文化馆下设展览室,向公众开放,有的县建博物馆,向当地民众开放,使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并发挥了其观赏功能,极大地提升了当地民众的文化生活。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自2005年起,我省每年投入150万元专项资金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11年已建成中央、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近70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名录,258名传承人得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广大农村传承发展。保证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经费支持,有的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资金补贴,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有的地方开展各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推广工作,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广大农村得到有效的传承发展。

3.开发各类文化资源、创作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作品以及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资源

2011年,县域公共文化活动充分体现了各县的文化特色,依托农村各种民俗活动开展文化活动,农村庙会文化节庆丰富多彩,有的已经成为当地的特色和品牌,得到群众好评。会宁秦剧团创演的《红色热土》现代秦剧继获全省新剧目表演二等奖之后,积极创编新剧《会师前夜》;靖远秦剧团创排《靖远兵变》。有的地方利用旅游节庆开展各种形式的民俗展演。庆阳大力挖掘民俗文化资源,依托民俗文化资源,发展香包产业,这样既发展了当地经济,又宣传了地方文化,一举两得,社会反应良好,取得了经济效益和文化公益双赢的良好效果。

三、县域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

(一)县域文化馆和群艺馆称谓混乱

名不正,则言不顺。甘肃县域公共文化行政部门称谓混乱,文化馆在有的县称谓群艺馆,有的县称为文化馆,这造成行政管理不顺,内部设置不合理的现象。文化馆(群众艺术馆)内部机构设置也是五花八门,有的以职能设置,如培训辅导部、调研部等;有的以专业门类设置,如美术部、摄影部等;还有以服务对象设置的,如少儿部等。混乱的设施造成行政、业务以及服务对象交叉和矛盾,对文化馆的规范化管理、职能的发挥以及艺术生产力的发展都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1]

(二)县域三馆建设不切实际

县域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标志受到县级政府重视。图书馆历史悠久,在三馆中,建馆时间最长,而且还都不同程度地藏有一定数量的图书。其次是文化馆。文化馆建立时间也较长,一直开展群众性的文化宣传工作,有的文化馆下分设美术馆等,有的美术馆单列。各县博物馆多为新建,现在博物馆藏品原来由文化馆珍藏,近几年各县兴起兴建博物馆的热潮,主要原因一方面甘肃文物资源丰富,各地不同程度地收藏一定数量的古董和文物,这些珍品需要保护,需要有合适的地方展示;另一方面,随着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博物馆作为公益事业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予以资助,各县政府从保护文物和争取资金两方面考虑纷纷建立博物馆。在三馆建设中,从原来文化馆剥离出的文物藏品的博物馆建设有泛滥之势。文物是无价之宝,珍惜文物无可厚非,但正因为其珍贵,所以其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但不能滥建。有的博物馆确实有几件珍贵藏品,保护级别很高,但放在县一级相对偏远的博物馆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所谓一两件珍贵藏品仍然需要配备一套人马守护看管,浪费人力财力。有的县虽然文物很多,但珍品较少,建立设施豪华的博物馆配备一套人马也有浪费人力资源的缺陷。

(三)县域公共文化资源分配难以公平公正

县域居民构成有其特点,主要是分散分布的村落,有些村距乡镇政府十几公里到二十公里,交通不便。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中,调研发现,只有居住在乡镇综合文化站附近的农民才能够享受到文化站带来的文化便利,离乡镇较远的农民仍然无法享受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种种便利,虽然村级文化活动室也正在建立,每个村配备一个投影仪和带服务器的电脑,经费由文化厅和与组织部开展的党员远程教育整合后提供,但村级文化活动室仍然没法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相比。就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看,县城文化设施好,其次是乡镇府所在地,最次是分散而居的村落,有的村落甚至没有必要的文化设施,文化设施仍然空白。目前来看,村级文化设施建设难度大,存在投入不合算,不投入又不公平的两难境地。

(四)县域公共文化投融资体系尚未形成

据测算,按照国际人均收入和支出平均标准,我国文化消费支出总量应该达到4万亿元以上,而目前尚不足一万亿元,缺口非常大。再如2010年全国图书馆人均藏书量0.46册,远远低于国际图书联合会人均1.5~2.5册的标准;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不足3%,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经费短缺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目前县域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靠政府投入,尚没有社会力量投入,这种经费投入现状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服务水平的提高。政府资金投入中,存在资金分散,撒胡椒面的现象,不能集中财力干事,造成资金浪费和管理上的不便利。

(五)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缺乏机制

文化是人的活动,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方面需要政府及时发现文化天才和特长人员,对其给予必要的资助和帮助,另一方面要发挥他们的作用,采取师徒相传的形式,在当地开展文化传承工作。目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存在只保护,乏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参与不够广泛的问题。非物质文化是一个地区极具特色的文化精神结晶,但由于许多虽然弥足珍贵,但已经不能与现代生活接轨,或者无法现代化,其传承也有特殊的需要,所以继续传承存在后继无人、人才匮乏的现象。

1.农家书屋图书质量不高、利用率低

农家书屋面临网络化的冲击,传统阅读习惯受到电子读物的威胁,到底怎样办好农家书屋,为农民提供怎样的图书,如何管理好农家书屋等等问题都需要探索。在有关农家书屋运行情况的调研中,显示农家书屋存在书籍质量不高、更新慢、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同样调研显示农民的阅读爱好,27.6%的农民喜欢阅读农业科技书籍,14.4%的农民喜欢阅读文学类书籍,13.8%的农民喜欢阅读法律类书籍,12.2%的农民喜欢阅读日常生活类书籍,11.6%的农民喜欢阅读医疗卫生类书籍,8.8%喜欢阅读经商投资类的书籍,6.6%喜欢阅读少儿类书籍,3.9%喜欢阅读时政类书籍,1.1%喜欢阅读哲学类书籍。在“农家书屋对您的日常生活、生产、工作和学习产生的影响力”调查中,18.31%的受众认为农家书屋的建设对自身产生了很大影响。有64.79%的受众认为农家书屋的建设,对自身有影响,但作用不大,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这一部分受众占到受访人员的近2/3。还有16.90%的受访者认为农家书屋的设立对自身没有什么影响。[2]

2.县域公共文化活动存在内容低俗、品位不高的现象

县域公共文化活动内容存在与社会健康发展格格不入的内容,一些节俗庙会存在打卦算命的低俗行为,严重污染了健康向上积极文明文化氛围的营造。而某些基层文艺创作存在假大空,大话满天飞,没有生活情状,缺乏生活情趣的现状。有的作品只有生产,没有生活,缺乏精神感受,不能起到引导民众健康生活的导向作用,起不到教化人的作用。

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建设对策建议

(一)县域三馆设施要科学

三馆建设是近几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尤其图书馆建设成效最明显,各地或扩大原来规模,或择地另建,或加固维修,同时加强内部配备,进行数字化改造,开展各种类型的阅读活动,成效显著。但图书馆建设仍然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到底应该建立怎样规模的图书馆必须要根据县域人口以及城镇化发展水平设计。应该对博物馆进行整合,严格制定建立博物馆标准,不能藏几个藏品就需要建立博物馆,有些珍贵展品应该交省级或者地州市博物馆,供更多的人欣赏,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观赏价值。藏品除展示欣赏外,还需要研究修补,某些珍贵藏品藏在县域博物馆内,使专家学者不能研究,不能使其很好地发挥作用。另外,珍贵藏品保护成本高,需要专人保护,这势必造成管理成本增加。统一文化馆和群艺馆的名称,最好将群艺馆更名为文化馆。

(二)县域文化活动要传统和现代相结合

农村现代化建设一直是党和政府着力解决的大问题,在当代中国,农村经济方式单一,生产方式落后,但在文化资源方面,农村却是富集区,一点都不苍白。农村面临的问题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如何使养育了我们千年的文化价值延续下去,与现代化接轨,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是农村文化革新面临的问题。目前新一轮农村改革拉开序幕,农村土地流转将使农村步入新的发展模式,在这种发展环境下,农村文化建设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如何将传统融入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中,这仍然需要探索和实践。农村文化建设要注意这方面的趋势,继承和吸收并进,守望和前进并行。

(三)重视农村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是当代文化发展的趋势,农村网络文化迅速兴起,据统计,甘肃省县域网络用户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农村文化现象,对此要积极引导,加强宣传。建立健全网络监管体系,严厉打击网络犯罪以及不良网站,开展农村网络文化建设服务项目,使网络更好地为农村服务。

(四)重视县域公共文化活动内容

自“十一五”以来,甘肃省加大投资力度,在公共文化服务基础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十二五”又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到关系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来考量,大大改善了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条件,使公共文化服务有了基础平台,但是,文化的真正内涵在于培养人、教化人、提高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只是壳,在一个个华丽的壳里应该装什么样的资源才是根本问题。壳好解决,文化资源难选择,越是文化资源丰富,越存在选择取舍的难题。文化在本质上是价值观的反映,我国的公共文化建设也是为了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我们应该秉持什么样的价值观,给广大农民应该输入怎样的价值观,如何认识农民已经存在和正在形成的价值观,仍然是个大问题。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传统与现代纵横交叉在一起,各种价值观混合杂糅在一起的时期,到底应该选择怎样的价值观成为时代课题,也需要思考。文化活动就要秉持积极、健康、向上、文明的原则而开展。包含着培育人的价值观念、提高人的素养、提升人的审美能力,进而激发人的创新精神,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则是确定的。

(五)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了解农民的期望和需求,建立政府挂帅,专家学者参与调研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公共文化需求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以提高人的思想文化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了解农村现状,专注关键环节,尊重农民的期望和需求,今天农民需要什么,他们想些什么,他们的疑惑在哪里以及他们的精神困惑等都需要调研。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深入农村,了解农民,有针对性地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提出适合农民特点、贴近生活的方案。同时应该鼓励人文科学工作者,深入基层,开展科普活动和人文讲座,启发农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六)建立县域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经费运行机制

经费问题是始终制约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瓶颈,各级财政应当统筹规划,把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农村公益性文化单位的业务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正常运转、各项文化服务活动正常开展。确保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有人管理,农村文化活动有人组织。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设施建设是基础,队伍建设是根本。要落实乡镇综合文化站机构编制,配备好文化专干,并加大培训力度,使其成为乡镇文化工作的组织者、带动者。要落实村文化室专兼职管理人员,使村一级的文化设施有人管理,文化活动有人组织。同时,要继续抓好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认定工作,对评定了职称的农村实用人才、认定的非遗项目传承人给予一定补助,使这些文化能人更好地发挥作用。

(七)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立足乡村文化、保护乡村文化、传承乡村文化

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村的自然环境,尊重县域文化特色,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文化活动方面,都要从实际出发,从人文需求出发。春节农闲时节,县域乡镇为单位开展文体娱乐活动。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丰富农民生活情趣,方便农民交流学习。要认识到乡村文化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无论我们怎样发达,乡村文化始终是维系我们生命的根系,给我们提供最原始的信念和养料,这是一种不可忽略的资源。

重视农民自娱自乐形式的演出活动,政府要给予积极引导,提供必要的场所,进行相应的会演和比赛活动,让农民有更多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在现代社会,丰富的物质并不意味精神的丰富,贫乏的农村在精神上并不贫乏,农民坚守千年遗留下来的最美好的传统,遵循自然晨起晚睡,春耕夏收,他们精神上与自然齐进,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和伟大。积极引导农民自发组织的各种文艺演出团体,开展县域范围内的文艺会演和体育竞技活动,或者以乡镇为单位开展活动,为群众提供交往沟通的平台。鼓励民间文化创造活动,及时发现民间文化创造者,提供发展自我的空间。

(八)面向农村的文艺作品要有生活气息

文艺作品要有生活气息,尤其是农村文艺作品更要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作品。在文艺创作活动中,政府应该着眼于没有经济效益但有社会效益的作品,支持这类作品创作,给作者提供一定物质奖励和创作经费。中国传统文化涵盖了许多教化功能,传统经典剧目在这方面内容极为丰富,生动感人,它鼓励人们向善、勤勉、努力,文艺创作一定要立足传统,面向未来,从这些丰富的资源里吸取养分。

我国传统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在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着继承、传承发扬的诸多问题,如何继承传统文化,继承哪些传统文化,在文化创作活动中都显得很有必要。农村体裁的文艺演出要贴近农村生活,实实在在地反映农民的生活,让观众在欣赏中受到启发,受到教育。

鼓励公益性的民众文化活动,公益性民间文化活动是农民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地方政府要积极支持,适度引导,鼓励个人和企业给农民公益文化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使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城市社区文化对周边乡村文化的带动,入城农民工受城市文化的影响等都使农村文化活动发生新的变化。靠近城市的农村和山区农村文化活动仍然存在差距,经济较发达农村的文化活动和经济落后的农村差距也很大。

(九)保护民间优秀传统文化

县域文化保护要立足县域特色。甘肃地域辽阔,东部县域和西部县域文化传统不同,地方政府要扶持地方特色文化。当前农村文化活动主要是地方戏剧,但喜爱戏剧者及表演者大都是中老年人,许多民间民俗文化处于后继无人的状态,一些民间口头文艺和表演绝技正在逐渐消失。虽然近年来地方政府加大了人才培养力度,但即使培养了人才,恐怕也难以留住。不用说有才华的城市青年不愿到农村开展文化工作,就是有学识的乡镇青年学成后也更愿到城市发展。要保护民间优秀文化,寓教于乐,年节活动中,宣传优秀文化,摒弃文化糟粕。

五、预测

通过2011年县域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调研,我们认为,甘肃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处在刚刚起步、逐步推进、探索实践阶段,过去几年以及未来几年在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特点是:硬件轮廓基本齐备,软件尚待逐渐充实。2011年“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县域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可谓开局良好,推进有序,平台搭建阶段。未来几年,根据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体制改革意见,促进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的精神,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与农村新一轮改革结合,一方面探索适合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方式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将努力使农村成为新的社会发展模式。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在县域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内部硬件配备将有新的突破,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将进一步清晰,传统文化将进一步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护。在文化设施逐渐建立起来的前提下,乡村文化到底怎样营造仍然需要探索,需要政府和社会的通力合作。

【注释】

[1]兰州市文化馆资料.文化馆内部机构设置及规范化管理.

[2]张利洁,樊兴博,李艳.受众视角下的农家书屋的调查与思考——以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农家书屋建设为例.图书情报,201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