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药治疗肺癌法

中医药治疗肺癌法

时间:2023-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手术、放疗、化疗是西医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其近期疗效较好,但远期疗效及其毒副作用令人担忧。充分利用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或手段综合治疗肺癌是最佳选择。利用放化疗杀灭肿瘤细胞,用中医药扶正固本,能明显提高疗效。癌症的发生发展与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临床多见备受精神打击,悲伤过度者易患肺癌。肺癌患者若过度悲伤忧愁则病情发展迅速,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治疗肺癌必须药疗与调心相结合。

(一)新病体壮宜急攻

肺癌其形成多因外感六淫,邪毒蕴结,肺失清肃,肺气壅遏,宣降失职,气滞湿阻,血瘀痰结,热毒凝聚,积块乃生。临床则见咳嗽、咳痰、咯血、发热、胸痛、胸闷、气短等症。此时以邪实为主,正气虽伤而不虚,仍抗邪有力。必须尽早治疗,克邪制胜,治当解毒散结,化痰祛湿,行气活血,以攻伐削坚除瘤。常用自拟肺清汤为主化裁治之,药用鱼腥草30g,重楼30g,土茯苓30g,蛇莓20g,制南星10g,蜂房15g,薏苡仁30g,水蛭10g,蜈蚣2条,甘草10g。若咳嗽重加炙麻黄、杏仁,咯血者加紫草、田三七、茜草根,痰多加川贝母、瓜蒌、桔梗,胸痛加土鳖虫、薤白,重用水蛭、蜈蚣,发热加黄芩、金银花、连翘等。

(二)久病正虚应缓图

中晚期肺癌邪毒久居,气滞血凝,积块日久,肺脾之气大伤,气血精液耗竭,多属虚实夹杂、寒热相兼之疑难重症。以气阴两虚为根本,气结、血瘀、痰凝为标。疑难久病宜缓图,慢补分疏始见功。本证万不可峻补或猛攻,以免留邪或伤正,应以益气养阴为要,宣疏清解为辅治之。常用北沙参、天冬、麦冬、太子参、黄芪、山药、百合、木灵芝、川贝母、蛇莓、白花蛇舌草、夏枯草、甘草等。

(三)西医治后用调补

手术、放疗、化疗是西医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其近期疗效较好,但远期疗效及其毒副作用令人担忧。治宜益气阴,调治节,理脾胃,养肝肾。常用辽沙参20g,天麦冬各15g,生黄芪30g,西杞果30g,木灵芝15g,广木香10g,春砂仁10g,无花果20g,生熟薏苡仁各20g,甘草10g为基本方。能健脾胃,增饮食,缓解症状,恢复体质。若化疗后胃肠反应重者加玳玳花、川朴花、焦三仙,白细胞下降者加制何首乌、淫羊藿、补骨脂、鸡血藤,去木香、砂仁,放疗后加紫草根、炒延胡索、丹参、牡丹皮、桑白皮,术后加炒白术、炒白芍、太子参、丹参、三七等。

(四)综合治疗中参西

充分利用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或手段综合治疗肺癌是最佳选择。利用放化疗杀灭肿瘤细胞,用中医药扶正固本,能明显提高疗效。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证明,中药对放、化疗有增效和减毒作用,能杀伤和抑制肿瘤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在辨证论治过程中,常把西医诊断、病理类型、分期及各项检查结果作为选方用药的依据。临床如肺鳞癌多选用山慈菇、苦参、山豆根,肺腺癌选加草河车、蜀羊泉、薏苡仁,未分化癌选用紫草根、肺形草、土茯苓等。

(五)肺病调心喜胜忧

癌症的发生发展与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肺癌患者除咳嗽等肺部症状外,还有情绪低落、悲忧善感、郁郁不乐、表情淡漠、神疲懒言等表现,此为悲忧伤肺,肺气不宜所致。临床多见备受精神打击,悲伤过度者易患肺癌。肺癌患者若过度悲伤忧愁则病情发展迅速,治疗效果不佳。反之,开怀大度,心情开朗者病情发展缓慢,治疗效果很好。因此治疗肺癌必须药疗与调心相结合。调心即心理治疗,根据病人情绪,心理状态,调整意念,减轻压力,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至关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