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治晚期原发性肺癌205例,拒绝化疗者或无化疗指征者入选中药组,其余均为化疗组。中药组共113例(包括拒绝化疗者),Ⅲa期24例,Ⅲb期37例,Ⅳ期52例;化疗组共92例,Ⅲa 期20例,Ⅲb期31例,Ⅳ期41例。
分为以下四型辨证施治,痰瘀凝滞型:治宜益气活血,化痰软坚。补阳还五汤化裁,药用黄芪、白术、当归、川芎、地龙、莪术、紫草、夏枯草、山慈菇、鱼腥草、栝楼皮、桃仁、生牡蛎等。阴虚火旺型:治宜养阴清肺抗癌。沙参麦冬汤加减,药用北沙参、太子参、麦冬、女贞子、生地、知母、牡丹皮、鳖甲、浙贝母、白茅根、白花蛇舌草、蛇莓、仙鹤草等。气阴两虚型:治宜益气养阴抗癌。四君子汤合生脉饮加减,药用人参、黄芪、白术、麦冬、天冬、五味子、南沙参、生薏仁、桑白皮、杏仁、淡竹叶、鱼腥草、女贞子、天龙、侧柏炭等。肺肾虚亏型:治宜益气补肺、温肾固本。人参蛤蚧散合肾气丸加减,药用桂枝、制附片、人参、蛤蚧、山药、牡丹皮、山萸肉、泽泻、川贝母、茯苓、杏仁、桔梗、苇茎、藤梨根、天葵、白蚤休等。中药组以积极支持疗法加用中药,组方以辨证施治为主,结合常用抗癌药。常用抗癌药有蜈蚣、地龙、天龙、藤梨根、蛇莓、干蟾皮、铁树叶、双花、菊花、桑白叶、白蚤休、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中成药为自制消瘤散,每次1g,每日3次。中药组服药2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
化疗组方案为MVP、EP方案、改良BACON方案。2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
疗效评价标准采用ICC标准,CR:病灶完全消失,无新的病灶出现。PR:病灶已缩小到治疗前50%以上,无新的病灶出现,多灶性病变时,没有见到一个病灶增大。SD:病灶缩小或增大均不超过25%。PD:单个病灶面积或多个病灶面积比治疗前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的病灶(包括转移)。
本资料化疗组CR 0例,PR 31例,SD 20例,PD 41例。中药组CR 0例,PR 7例,SD 79例,PD 27例。经卡方检验,化疗组有效率高于中药组,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但两组PD之比,中药明显低于化疗组,两组PD比差异有显著性。
一般状况改变,治疗后咳嗽、咳痰、纳差、乏力、胸痛等主要症状改善,中药组为好,尤以纳差、乏力等症状改善明显。生存质量与生存期评估根据Karnofsky活动状况分级标准进行。中药组113例中增加与稳定为81例,下降为32例。化疗组92例中增加与稳定为52例,下降40例,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我们将首次在我院治疗,并坚持一种疗法的病人观察其生存期。中药组平均生存期18个月,中位数16.7个月。化疗组平均生存期为11.3个月,中位数为9.6个月。中药组1、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化疗组,平均生存月数与中位生存月数亦明显高于化疗组。
药物的毒性作用,化疗组对消化系统、骨髓、脱发、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毒副反应,而中药组无任何毒副反应,两者差异明显。
研究结果显示,尽管化疗组的近期疗效优于中药组,但从其一般状况改善,体重变化,生活质量及生存期均显示中药组优于化疗组。这一结果说明对于晚期肺癌的治疗,不可完全依赖化疗。同时也提示中医药治疗晚期肿瘤有着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对无化疗放疗手术指征的患者,仍为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肿瘤,应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结合辨病施治。邪毒袭肺,必损肺气,涉及他脏,但因各人先天禀赋不一,生存环境各异,生活习性不同,其病理过程各具特点。只有抓住病理要点,阻断病机演变,才有可能逆转病变或减缓病变进程。故此肺癌的中医药治疗,必须以辨证施治为主。与此同时,部分中药如干蟾皮、针树叶、蛇莓、黄芪、白蚤休、白花蛇舌草等,经实验证明有抗肿瘤作用,临证处方遣药之际,可结合患者体质与阴阳特性,适量选用。因为在肺癌的整个病理过程中,痰、瘀、毒贯穿始终,因此针对痰、瘀、毒的治疗,亦属必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