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质疏松的病因有哪些?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指骨量减少和骨细微结构有破坏导致骨的脆性和骨折危险性增加。骨量减少包括骨的矿物质和骨基质均减少,而两者的比例仍正常。骨折部位以椎体压缩性骨折,髋部及腕部骨折多见。
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1)原发性:无潜在疾病或服药史引起的骨质疏松,在绝经期以后的妇女多见,也见于男性和老年人群。原发性又分为绝经后(1型)和老年型(2型),1型主要原因是雌激素缺失,2型则因老年钙缺失。雌激素减少、高龄、吸烟、饮酒、缺钙、营养不良及阳性家族史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危险因素。
(2)继发性
①内分泌功能紊乱。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下降、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腺功能低下、卵巢切除术后;
②胃肠道疾病。如胃次全切术后、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③造血功能障碍。如多发性骨髓瘤、多发癌转移;
④结缔组织疾病。如成骨不全;
⑤药物作用。如抗惊厥药物、糖皮质激素;
⑥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⑦终末期肾病;
⑧酗酒;
⑨早产儿及低体重的新生儿;
⑩各种原因引起的营养不良。
2.骨质疏松有哪些临床表现?在辅助检查上有哪些异常?
(1)临床表现:主要是骨痛,为女性骨质疏松最为常见的症状(80%)。以腰背痛最常见,其次为髋及双下肢,逐渐随腰背痛后出现胸椎中下段后突畸形(驼背),身高缩短。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以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桡骨远端及股骨上端(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及肱骨近端骨折多见。
原发性1型骨质疏松发生于妇女绝经后15~20年内,雌激素缺乏,骨改建及骨丢失增加,钙吸收减少,本型骨质疏松以骨松质(骨小梁)丢失为主,骨松质含量为主的骨骼如椎体骨及桡骨远端易发生骨折。
原发性2型骨质疏松好发于70岁以上老人,其骨松质及骨皮质均减少,骨折以髋部和脊椎骨多见,脊椎骨折呈多节段楔形改变为主。临床上常伴有胸椎后凸,肱骨近端、骨盆及胫骨近端的骨折也可出现。
(2)辅助检查
①血清钙、磷。血清钙正常,磷可有不同程度增加。
②血清碱性磷酸酶。骨折时可稍增高。
③骨密度测量。提示骨密度下降。
④X线摄片。骨密度下降;椎体成双凹状;管状骨皮质变薄,骨髓腔扩大;脊椎出现压缩性或楔形骨折。
3.如何评估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常用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1)评估骨质疏松症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①X线测量。对定性诊断骨量减少和确定骨折有较大价值,但精确性及敏感性较差。在骨丢失达到20%~40%才有发现,一般以股骨头颈区骨小梁的变化为观察指标。
②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用于测量骨密度和监控骨密度变化,其分辨率、精确度及准确度均较高,是评估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及预测骨折风险上,它具有低价格、低放射性和可重复性的优点。
③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CT)。与能够测量单位面积骨密度的DEXA相比,QCT可测量单位体积的骨密度,其分析结果优于其他仪器,但因放射剂量大,费用高,数据处理烦琐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
④单光子吸收仪(SPA)。应用放射性核素技术测定骨矿物质含量的一种方法,只适用于前臂测量,精确性差,但因价格较低、放射危险性小,可作为一个筛选指标。
⑤双光子吸收法。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方法,因不需水中介,可测定椎体及髋部,准确性较高。
目前认为测定骨密度以双能X线吸收法最好,选择测定部位以脊椎骨改变最敏感,而以股骨颈区骨密度测定最可靠,可预测髋部骨折的危险性。
测定的骨密度值需与人群峰值作对照,应用DEXA测量汉族妇女峰值骨量(M±SD)为正常参考值,M-(1~2SD)为骨量减少;<M-2SD以上为骨质疏松;<M-2SD以上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或虽无骨折<M-3SD以上可诊断为严重骨质疏松症。
4.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有哪些?
(1)非药物防治
①禁烟及过量饮酒。
②增加运动:每日低需氧运动1h加上每周2次,每次30min快步行走。
(2)药物防治
①钙和维生素D:每日补钙1 200~1 500mg,维生素D 400~800U/d,可明显降低骨折发生率。
②雌激素替代疗法:可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减少骨折危险性。可予以雌激素0.3mg/d加钙1 500mg/d,对绝经期妇女适用。雌激素有增加子宫内膜癌及乳腺癌的危险。
③降钙素。可快速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明显降低骨吸收和骨丢失且具有镇痛作用。每次50U皮下注射,每周3次,间断用药(治疗6~12个月,间断6~12个月)。
④双磷酸盐。可降低骨吸收速度,升高骨矿物质密度,降低骨折率,可间断低剂量应用与补钙联合治疗,可选用氨基双磷酸盐(福善美)或氯甲双磷酸盐(骨磷)等。
⑤其他。如黄体酮、氟盐、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药等,也具有减少骨量丢失、增加骨密度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