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系统性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

系统性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

时间:2023-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发热待查,疑及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出院。出院后2周再度发热,再次住院,经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结节性多动脉炎因病情复杂极易误诊。根据ACR 1990年诊断标准,本患者基本符合“结节性多动脉炎”的诊断。遗憾的是缺乏血管造影及中小动脉活检指标。结节性多动脉炎的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合并免疫抑制药治疗为主。

1.病历摘要

刘××,男性,53岁。

患者在2003年2月开始发热。体温37.5~38.5℃,无明显伴随症状,无关节、肌肉疼痛,但觉乏力、体重下降,2003年3月中旬起经常有右下腹痛,于2003年4月第一次住院,当时查体血压正常,表浅淋巴结不大,心肺无异征,腹软,右下腹具有压痛。实验室检查:Hb 100g/L,白细胞及白细胞分类、血小板正常,ESO 120mm/1h,2次血培养(-),CA12565.79U/ml(升高),免疫学检查IgG、IgA及IgM正常,IgE 2 447.9U/ml(升高),HBsAb(+),尿常规正常。辅助检查:结肠镜发现隐窝周围炎、乙状结肠、直肠炎。胸片示双胸腔少量积液。经对症治疗体温一度正常。以发热待查,疑及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出院。出院后2周再度发热,再次住院,经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实验室检查持续血沉增快,IgE增高同前,达2 235.75U/ml,伴肝功轻度受损:GPT 61U/L,GOT 34U/L,ALP 162U/L,r-GT 201U/L。肾功及尿常规无异征。Hb 105g/L。ANA(-),ds-DNA(-),ENA(-)。至2003年6月发热持续,血压增高(160/100mmHg),常伴有腹泻、腹痛,有时手、足麻木,全胃肠钡剂检查示小肠功能紊乱,Hb降至85~78g/L,铁蛋白1001.7μg/L(升高),肝功GPT 73U/L,GOT 49U/L,ALP 366U/L,r-GT 247U/L。肾功受损:BUN 10.24~19.07mmol/L,CRE 116~133μmol/L,IgE及ESR持续增高,ANA 1∶320(+),2次C-ANCA 1∶10(+),P-ANCA(-)。尿常规尿蛋白1(+)~3(+),红细胞及管型可见。于2003年6月开始服用醋酸泼尼松45mg/d口服,体温在2~3d降至正常,腹泻缓解,全身症状明显改善。2003年8月出现胸闷、心前区不适,不伴发热,服用速效救心丸可缓解症状,做冠状动脉CT检查正常,双肾CT及腹B超无异征。血压(150~160)/(85~100)mmHg,血沉17mm/1h,尿蛋白(+++),建议肾活检本人拒绝,经甲泼尼龙500mg/d,3d,240mg/d,3d后改为醋酸泼尼松60mg/d口服,并予环磷酰胺0.6g,0.4g共2次静脉滴注,氨氯地平及美托洛尔口服后,尿蛋白减少至(+),血压130/85mmHg出院。出院后醋酸泼尼松逐渐至15mg/d时,尿蛋白(+++),Hb 92g/L,肾功Urea 10.2~15.9mmol/L,Crea 109~128μmol/L,血压波动于(140~170)/(95~110)mmHg。自2005年以后失访。

2.讨论

(1)本患者以长期未明发热两次住院,经全面检查及多种抗生素治疗排除了感染、结核等病,曾疑诊为“恶性淋巴瘤”但缺乏根据。

(2)发热半年后患者陆续出现下列系统性损害,并有加重趋势。

①肝功损害。肝酶升高、清蛋白下降及PT延长。

②肾损害。尿蛋白增多及肾功损害。

③呼吸系统。曾有双侧胸腔积液(少量)。

④心血管系统。出现血压增高,心界大,ECG示左室高电压,并曾出现胸闷、心前区痛,疑有心绞痛发作。

⑤进行性贫血。Hb一度降至78g/L。

⑥治疗前血沉持续在120mm/1h。IgE多次增高>2 200U/ml,ANA 1∶100(+),2次C-ANCA(+)。

⑦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有明显疗效。

根据上述表现符合“系统性血管炎”的诊断,拟诊为结节性多动脉炎(PAN)。

(3)结节性多动脉炎因病情复杂极易误诊。本患者长期未明发热曾疑诊为“恶性淋巴瘤”。PAN最常累及肾脏(占70%~80%)。常伴有肾性高血压及慢性肾衰竭,其次为消化道,腹痛、腹泻为常见症状,肝脏受累常有转氨酶增高及黄疸,60%左右病人有神经受累,表现如单神经炎或多神经炎。心肌受累可表现为冠状动脉炎所致冠状动脉梗死、缺血,出现心绞痛、心梗等。根据ACR 1990年诊断标准,本患者基本符合“结节性多动脉炎”的诊断。遗憾的是缺乏血管造影及中小动脉活检指标。

(4)本患者应与其他系统性血管炎相鉴别,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本患者从无哮喘或其他呼吸道症状,无关节、肌肉痛,IgE虽然明显增高,但嗜酸性粒细胞不增多,P-ANCA阴性,不支持本病。

②Wegner肉芽肿:本患者无上、下呼吸道症状,胸部影像学未见肺内结节或空洞,无固定浸润性病灶,不符合诊断依据。

(5)结节性多动脉炎的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合并免疫抑制药治疗为主。该患者随诊中病情时有反复,尿蛋白(+++)及慢性肾功不全说明对病情控制不理想,该患者以肾脏损害为主,应适时采取CTX静脉冲击治疗,但患者家居农村来诊不便,不能及时调整激素用量和疗程,免疫抑制药也不能坚持服用,鉴于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已出现肾功不全,估计预后不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