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补益气血法

补益气血法

时间:2023-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中医文献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多注重脏腑与血压关系,较少提及血与血压关系,从血论治高血压病多散见于临床报道之中,少有系统论述[5]。血虚肝失所养,失其制阳之能,而见血虚肝旺之高血压病。临床上遇到此型高血压病,常以归脾汤加味,每收桴鼓之效。补血则脉管充盈,脏腑得以滋润濡养,气机升降有序,机体阴平阳秘,故血压得以恢复其正常[6]。

高血压病气虚证的发生,主要责之脾肾二脏,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寓元阴元阳之脏。如忧思劳倦、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或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肾气亏虚而致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化生气血,气虚则清阳不振、清气不升,发为眩晕。正如《景岳全书·眩晕》所言:“原病之由有气虚者,乃清气不能上升,或汗多亡阳而致,当升阳补气。”对此类证型患者可选用补中益气汤或升阳益胃汤加减化裁,详见本书中篇“经典时方”研究部分,此不赘述。

现代中医文献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多注重脏腑与血压关系,较少提及血与血压关系,从血论治高血压病多散见于临床报道之中,少有系统论述[5]。盖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长期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则致气血亏虚;或年老肾亏或房事过度,肾精亏虚,精血同源,精不生血则血虚。血虚肝失所养,失其制阳之能,而见血虚肝旺之高血压病。同时五脏六腑皆赖血之濡养而得以发挥正常生理功能,血虚脏腑失养则功能障碍,气机逆乱,气血升降失调则血压异常。临床上多表现为头晕胀痛,以午后为甚,心烦,失眠,眼花干涩,肢体麻木,乏力,指甲枯萎无光泽,舌淡或红或暗红,苔薄白,脉弦细。临床上遇到此型高血压病,常以归脾汤加味,每收桴鼓之效。补血则脉管充盈,脏腑得以滋润濡养,气机升降有序,机体阴平阳秘,故血压得以恢复其正常[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