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舟骨在解剖上可分为近极、腰部和远极3部分。腕舟骨骨折占所有腕骨骨折的60%~70%,且几乎全部发生于青壮年。
腕舟骨骨折目前尚没有公认的分类标准,但分类必须考虑影响预后的几个因素:
①骨折病程,急性骨折指3周以内的骨折,延迟愈合一般指6个月内仍未愈合,超过6个月仍未愈合可认为是骨不连。
②骨折位置,依据解剖部位腕舟骨可分为远侧1/3(远极,占5%)、中部1/3(腰部,占80%)和近侧1/3(近极,发生率占15%)。
③骨折线方向,反映了骨折端剪切力的大小。
④骨折的移位和成角,移位程度反映了骨折的稳定程度。移位骨折的表现为在任意X线片上(指任何投照角度)骨折错位>1mm,舟月角>60°,月头角>15°,或侧位舟骨内角>20°。
⑤粉碎骨折,粉碎性骨折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
⑥联合损伤,如伴有月骨周围脱位等。
1.腕舟骨骨折的Russe分类 骨折断面的倾斜方向决定了骨折的稳定性。1960年,Russe根据骨折线与腕舟骨长轴的关系,将腕舟骨骨折分为3型(表3-31,图3-44)。
表3-31 腕舟骨骨折的Russe分类
图3-44 腕舟骨骨折的Russe分类
2.腕舟骨骨折的Cooney分类 1980年,Cooney等认为可以根据骨折的移位、成角、粉碎程度等判断腕舟骨骨折的稳定性,从而帮助选择治疗方法(表3-32)。
表3-32 腕舟骨骨折稳定性的Cooney分类
3.腕舟骨骨折的Herbert-Fisher分类 1984年,Herbert和Fisher综合考虑了多个参数,提出了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腕舟骨骨折分类法(表3-33,图3-45)。
表3-33 腕舟骨骨折的Herbert-Fisher分类
图3-45 腕舟骨骨折的Herbert-Fisher分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