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组成】 白芥子18g,川乌7.5g,细辛4.5g,桂枝6g,肉桂、白芷、山柰各3g,生姜汁适量。
【治疗方法】 药碾碎后拌和均匀,分成3等份,将其中1/3药物用生姜汁调成稠膏状,用手搓成圆球,压成直径约3cm的药饼。使用时,先将患肩侧太渊穴消毒,再把药饼覆盖于太渊穴处,用透气医用胶布固定。每次固定2~3h,皮肤敏感者不超过2h。用药后皮肤有温暖感觉为正常现象,2~3h内患者觉太渊穴处有烧灼、疼痛感时即应取下药饼。太渊穴天灸后局部皮肤微红灼热,无需处理,若因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皮肤出现水疱,注意不要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疱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疱,放出水液,或用注射器抽出水液,涂以1%的甲紫防止感染,局部敷以消毒敷料以保护创面。太渊穴天灸方一贴分3次使用,20d使用1次,3次为一疗程。一般使用一疗程获效。
【功效主治】 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临床运用】 治疗54例,治愈为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计35例,占64.8%;好转为肩部疼痛减轻,活动功能改善,计14例,占25.9%;未愈为症状无改善,计5例,占9.3%。总有效率达90.7%。
【经验心得】 天灸为灸法之一,是利用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处,使其发疱而治疗疾病,又称“药物发疱疗法”“药物敷贴疗法”“白芥子灸”。太渊穴为手太阴肺经的腧穴,手太阴肺经经气所注,好像水流由浅入深,汇集输注至更大的水渠一样,所谓“脉会太渊”。“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故太渊穴主治“腕臂痛”,而肩周炎处方太渊穴为针灸处方中的远部取穴。该方中的白芥子入手太阴经,具有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作用,用于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现代药理认为:白芥子遇水后经芥子酶的作用生成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异硫氰酸对羟基苄脂有刺激作用,用作刺激药,应用于皮肤局部,其作用不仅限于用药部位,并牵涉至其他部位,产生治疗作用。因芥子油吸入皮肤后,停药后仍继续发挥作用,故不论太渊穴处皮肤起疱后愈合与否,都应在20d后继续治疗。方中川乌、细辛祛风除痹,桂枝与肉桂走表温里。白芷、山柰辛温止痛,而白芷善能祛风除湿,生姜汁辛温。可见,太渊穴天灸方治疗肩周炎,药虽不繁,但深中肯綮,共奏疏风除湿、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之功效。因此,太渊穴天灸方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
【方剂来源】 章 进.天灸太渊穴治疗肩周炎54例 .中国针灸,2004,24(9):66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