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的预防性应用的目的在于防止外来或体内寄殖病原体形成感染。目前临床上用于预防性的抗生素用量很大,无疑在预防病原体感染获得了肯定的效果。但也不可否认,抗菌药的预防性应用指征不强,甚至滥用也常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只能有目的地预防1~2种细菌引起的感染,盲目地企图同时预防多种细菌的感染则常失败,甚至有时会增加感染的发生率。有报道,应用抗菌药的麻疹患儿或昏迷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较未预防性用药者高。两组无感染指征的手术病例,不用抗菌药作预防者,感染率分别为47%及44%,而用抗菌药预防感染者,其感染率上升到103%与143%。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抗菌药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所致。最近有实验证明,磺胺、四环素、庆大霉素能抑制补体系统,干扰调理作用,从而降低机体的防御功能,还有报道指出,预防用药可引起感染的菌群改变,耐药株增加和药物不良反应,或因已用药预防而过于自信,以致发生感染时仍未发现等危险。因此,一般认为预防性给药只适用于下列情况:
1.内科领域 ①风湿热(儿童及成人)或风湿性心脏病(儿童)患者应用长效青霉素以消灭链球菌感染,避免风湿热复发;②流行性脑膜炎接触者用磺胺预防;③金刚烷胺预防甲型流感;④结核病排菌者、密切接触者或结核菌素新近转阳的青年人用异烟肼预防;⑤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者口服制霉菌素预防念珠菌感染;⑥有菌尿症者,不能根治的复发型尿路感染或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用药预防急性发作;⑦孕妇生殖道有B组链球菌、淋球菌或沙眼衣原体时,预防感染新生儿。
2.外科领域 ①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或人工瓣膜装置患者进行口腔手术、尿路检查操作时,用青霉素预防心内膜炎;②心血管手术,包括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搭桥、股动脉手术等;③胃肠道手术、伴有菌胆汁症的胆囊手术,应根据可能造成术后感染的病原菌选用适当的抗菌药预防;④复杂外伤,估计伤口已污染者,可用青霉素预防气性坏疽;⑤大面积烧伤预防败血症;⑥其他,如全关节置换术、开颅手术、前列腺切除、经阴道子宫切除等均为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的指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