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气胸(spontaneous pneumothorax)是指无外伤或手术原因,由于脏胸膜破裂,气体进入胸膜腔引起的胸膜腔内积气和肺萎缩。按脏胸膜裂口情况及胸腔内压力的不同,可将自发性气胸分为闭合性、开放性和张力性气胸3种类型,其中后者症状最为严重,并需要紧急救治。本病的常见病因有肺气肿、肺部病灶(如肺结核、肺炎、肺脓肿、肺癌)穿破胸膜腔、邻近器官组织损伤(如食管、气管穿破,针灸刺穿胸壁等)以及先天性疾病(如肺大泡或先天性肺囊肿破裂等)。
【病史】
多数自发性气胸患者有慢性呼吸道疾患病史,以及剧咳、用力负重、喊叫等诱因。
【临床表现】
1.症状 自发性气胸突发剧烈胸痛、胸闷及渐进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大汗淋漓、烦躁不安、脉搏细弱、发绀,甚至休克、昏迷。少数患者可无明显症状。
2.体征 体检患侧肋间隙增宽、饱满,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叩诊呈鼓音,左侧气胸时心浊音界消失。搔刮征阳性(将听诊器胸件放于患者胸骨中部,然后在距中线5~6cm处用手指以同等力量搔刮胸壁双侧位置,明显响亮粗糙侧为气胸侧)。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在呼吸音消失或鼓音区的肋骨上缘进行诊断性胸腔穿刺,可抽出空气。
2.物理检查 胸部X线检查见:气胸区透光度增强,无肺纹理,肺组织被压缩,可见到肺的边界。
【治疗】
1.一般治疗 患者半坐位卧床休息;适当镇咳及避免用力,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及镇静药。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对症治疗。
2.排气治疗
(1)紧急简易排气:用50ml或100ml注射器于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前线第4~5肋间穿刺排气;或用一粗针头,在其尾部扎上橡皮指套,在橡皮指套末端剪一小口,插入胸腔排气,至患者气急缓解后,再行其他处理。
(2)人工气胸抽气器排气:适用于开放性气胸和张力性气胸的测压、抽气,一般抽气至胸腔内压保持负压,患者呼吸困难缓解。但须反复多次抽气。
(3)闭式引流排气:适用于抽气治疗无效的开放性或张力性气胸,以肋间插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持续排气,直至肺完全复张。
(4)负压吸引排气:如肋间插管水封瓶排气1周后肺仍未完全复张时,可试用持续电动负压吸引排气,即在电动马达与水封瓶之间连接一压力调节瓶,压力调节管下端离水面8~12cm(吸引负压为-0.78~-1.18kPa),连续抽气至肺完全复张,然后先夹住胸导管,再关闭电动马达,观察24~48h后拔管。
3.胸膜粘连术 反复多次发作者,在肺复张时考虑行人工胸膜粘连术,常用药物有四环素0.5~1.0g或0.5%葡萄糖50ml,或自体血50ml胸腔注入,亦可用米帕林(阿的平)、滑石粉等。
4.其他处理 给予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并发脓胸时应行外科引流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