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慢性肾衰竭是哪些病的并发症

慢性肾衰竭是哪些病的并发症

时间:2023-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任何病因引起的肾单位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肾其他功能损害,及由此产生的机体内环境和某些内分泌功能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尿常规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与治疗均无重要参考意义。而通过其他部位如心、胸部等相关影像学检查可以了解慢性肾功能不全时一些肾外器官的受累情况。4.对症治疗 针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其他器官受累出现的症状,对症支持治疗,如肾性高血压的控制、肾性贫血的纠正、利尿药的使用等。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任何病因引起的肾单位减少,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和肾其他功能损害,及由此产生的机体内环境和某些内分泌功能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一般可分为肾功能代偿期、肾功能失代偿期、肾功能衰竭期及尿毒症期。有时慢性肾衰竭可发生急性加重或伴发急性肾衰竭。如果慢性肾衰竭较轻,而急性肾衰竭相对突出,且其病程发展符合急性肾衰竭演变过程,则可称为“慢性肾衰竭合并急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associated with acute renal failure),其处理原则基本上与急性肾衰竭相同。如果慢性肾衰竭本身已相对较重,或其病程加重过程未能反映急性肾衰竭演变特点,则一般称之为“慢性肾衰竭急性加重”(acute or rapid progressionof,CRF)。

【病史】

有各种引起肾单位损害的原发性与继发性肾疾病史,常见的有原发性肾小球病变、肾小管间质病变、肾血管病变及各种继发性肾损害疾病,如糖尿病性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等。

【临床表现】

1.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早期,患者可以无任何症状或仅有乏力、腰酸和夜尿增多等轻度不适,少数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代谢性酸中毒及轻度肾性贫血等。中期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代谢性酸中毒和贫血等更趋严重。进入尿毒症期以后,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可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肌肉震颤、手足抽搐、末梢神经病变、心力衰竭、消化道出血、肺水肿、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

2.辅助检查

(1)肾功能检查:目前最常用的肾功能检测有血肌酐(S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合血尿素氮(BUN)作为参考。其中SCr男性正常值为<106μmol/L,女性为<88.3μmol/L。如SCr>133μmol/L即应认为肾功能减退,而老年人因营养不良致体内内源性肌酐生成减少,故其SCr<88.3μmol/L时就应考虑有早期的肾功能下降。而CCr相对SCr而言,更为准确地反映了肾小球滤过率,但在大多数情况下,CCr与SCr有密切相关性,因此临床上可参照Cockcroft-Gault公式根据SCr来估测CCr: CCr(ml/min)=[140-年龄(岁)]×体重(kg)72×SCr(mg/dl)

女性尚需乘系数0.85。而BUN由于受到高蛋白饮食、脱水、感染、胃肠道出血等诸因素影响,故其临床参考意义不大。

(2)其他相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常能反映肾性贫血程度,血电解质及动脉血气分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尤其是进入尿毒症期时体内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情况提供实验室检查依据。尿常规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与治疗均无重要参考意义。血中分子浓度、β2-微球蛋白浓度为近年来发展的反映体内尿毒素浓度的一些实验室指标。

(3)影像学检查:肾B超、X线、CT、MRI及肾图等检查,可为肾形态、功能学方面的情况提供一定的参考。而通过其他部位如心、胸部等相关影像学检查可以了解慢性肾功能不全时一些肾外器官的受累情况。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分期标准】

目前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分期,各家尚未完全统一,笔者总结分类如下(表6-7)。

表6-7 慢性肾功能不全分期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

【治疗】

1.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 积极治疗各种引起肾功能损害的疾病,去除各种加重肾功能减退的诱因。

2.合理的饮食 给予优质低蛋白质、低磷、高必需氨基酸、高热量、适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饮食。

3.纠正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紊乱 可予以噻嗪类或襻利尿药,加强利尿、消肿,纠正酸中毒,一般可用碳酸氢钠片或苏氏合剂。

4.对症治疗 针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其他器官受累出现的症状,对症支持治疗,如肾性高血压的控制、肾性贫血的纠正、利尿药的使用等。其中肾性高血压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均应考虑SCr及肾血管病变情况。

5.免疫增强治疗 近年来,有应用IL-2及LAK过继免疫增强,改善肾功能不全时机体免疫状态的报道。

6.中医中药辨证论治

7.透析治疗 包括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情况允许可考虑肾移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