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组织细胞病是异常组织细胞增生所致的恶性疾病,临床有高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及进行性衰竭,病情凶险,预后不良。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由于病理改变多样性,临床表现也错综复杂。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1)发热:系首发及常见症状,多为不规则高热,少数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发热常持续不退,并随病程进展而升高。可伴畏寒或寒战。
(2)血液系统受累的表现:贫血、感染和出血症状可同时存在。
(3)其他系统浸润的表现:肝大常见,可达肋下3~5cm,质软至中等硬度,可有压痛。后期可出现黄疸。胃肠道受浸润者可出现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肠梗阻或肠穿孔。有的患者可出现腹腔积液。
2.辅助检查
(1)周围血象:大多呈全血细胞减少。早期即有贫血,多为中度。血小板通常减少。
(2)骨髓象:多数增生活跃,增生度与异常组织浸润度有关。增生差者示病情已严重。多数患者骨髓中找到数量不等、散在或成堆的异常组织细胞。一般分为以下三型:异形组织细胞、多核巨组织细胞、吞噬性组织细胞。
(3)组织活检:肝、脾、淋巴结及其他受累组织病理切片中可见各种异常组织细胞的浸润。
对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而不能以感染性疾病解释者,尤其是伴有全血细胞减少和肝、脾、淋巴结肿大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结合血象、骨髓象或淋巴结活检中找到大量异形或多核巨组织细胞,则可以确立诊断。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化,缺乏特异性,应密切结合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应注意与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相鉴别。
【治疗】
大部分患者可用治疗T细胞型淋巴瘤的化疗方案达到一定的疗效。可以联合使用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等,获得较高的缓解率。本病如不治疗,进展迅速,100%死亡。大部分患者在1年内死亡,仅少数可以生存数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