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Dotter首先在犬动脉放置弹簧圈血管内支架,1987年Sinwart首先报道了冠状动脉内支架(intracaronary stent)的应用,此后几种不同的冠状动脉内支架相继问世,并逐步应用于临床。与冠状动脉成形术相比,其主要特点:①手术成功率高(98%),术后再狭窄率低(17%~23%);②有效地防止PTCA术中的急性夹层性闭塞,避免了紧急冠状动脉搭桥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为进一步提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2005年度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共726家医院完成94960例PCI手术,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近1倍,占全球PCI总数的4%左右。其中北京市、上海市、山东省、辽宁省及陕西省5个省市完成PCI例数分别为20%,8.9%,7.6%,6.1%及6%,其他25个省市占51.4%。
【目的】
1.开通冠脉,增加心肌血液供应。
2.缓解心绞痛症状。
3.预防冠心病的发展,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
【原理及作用机制】利用支架弹簧圈作用,支撑冠脉管壁,从而防止和减少PTCA术后冠脉痉挛回缩导致冠脉闭塞。
【用物准备】冠状动脉内支架的类型。
1.身体扩张支架(self-expandable stent) 即支架到达病变部位,撤离支架外保护鞘,支架即会自动打开支撑在血管内壁,如Wallstent(Schneider)。
2.球囊扩张支架(balloon expandable stent) 支架包绕在球囊上,利用球囊导管将支架送至冠脉病变处,加压充盈球囊,将支架打开,使之支撑于血管内壁,随后球囊减压退出冠脉,支架固定于病变部位。现在支架分为裸支架、药物支架。如:Gianturco-Roubin支架(Cook)、Palmaz-Schatz支架(J&J)、Multilink支架(Guidant)、AVE支架(Macro)、Taxus支架(Boston)、Cypher支架(Cordis)、Endeavor支架(Medtronic)等。
3.其余用物准备同PTCA
【操作方法】冠脉造影及PTCA术,将支架包绕在球囊上,利用球囊导管将支架送至冠脉病变处,加压充盈球囊,将支架打开,使之支撑于血管内壁,随后球囊减压退出冠脉,支架固定于病变部位。
【适应证】
1.明确的适应证
(1)急性和先兆冠状动脉闭塞。
(2)≥3mm自体血管局灶原发性病变。
(3)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4)前降支狭窄。
(5)大隐静脉桥血管(局灶或管型)病变。
(6)再狭窄病变。
2.相对的适应证
(1)主动脉开口病变。
(2)长病变/弥漫性病变。
(3)分叉病变。
(4)<3mm血管。
(5)无保护的左主干病变。
(6)支架内再狭窄。
(7)穿孔/假性动脉瘤(带膜支架)。
【禁忌证】
(1)严重血栓形成。
(2)不能扩张的病变。
(3)远段血流差。
【优点】其治疗效果较药物治疗可靠且理想,又比心外科冠状动脉搭桥术简便且痛苦小,有效减少PTCA术后引起的冠脉痉挛、再狭窄等,是当今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技术之一。
【护理】
1.术前护理
(1)各项医护人员职责同PTCA常规。
(2)术前用药:同PTCA常规。
(3)术中用药:同PTCA常规。
2.术中护理
(1)造影前常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
(2)导管室护士连接心电、无创和有创血压监测,建立静脉通路。
(3)监测血压、心率、心律等生命体征和患者意识。
(4)穿刺动脉后静注肝素1000~2000U抗凝。4h以内已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者无需静注肝素。
3.术后护理
(1)术者负责血管鞘内注入肝素液,鞘管与皮肤缝合固定。
(2)经管医师护送患者到CCU。
(3)CCU护士负责范围同PTCA常规。
(4)术后用药
①静脉用药:拔除鞘管后酌情使用低分子肝素4000~5000U,2/d,皮下注射,3~7d;酌情用抗生素。
②口服用药:普通支架者阿司匹林0.1g/d+波立维75mg/d,连续1~3个月后改阿司匹林100mg/d持续用药。药物支架者阿司匹林0.1g/d+波立维75mg/d,连续12个月后改阿司匹林100mg/d持续用药。
③所有术后患者,酌情选用硝酸脂类、ACEI类调脂药、钙拮抗药或β-受体阻滞药。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支架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是冠脉支架置入术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②有操作并发症并且有残余夹层或血流减慢;③术前靶器官已有血栓;④使用多个支架。处理:行紧急PTCA术及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
【健康教育】
1.出院随访。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门诊随诊。定期复查心电图、血糖、血脂等。
2.日常活动要劳逸结合,活动以不引起胸闷、心悸、胸痛、疲乏为原则。
3.教会患者、及家属掌握紧急情况下急救方法。
4.饮食宜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适量纤维素、高维生素、易消化高营养,少食多餐。
5.避免冠心病的诱因,如情绪激动、劳累、饱餐、受凉、便秘、吸烟、酗酒等。
6.讲解出院带药的剂量、用法、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嘱长期坚持按时服药,定期复诊。
7.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如:洗澡不锁浴室门;外出时随身携带急救药品;硝酸甘油片放在棕色密闭的容器中存放,6个月更换1次,且放在固定的易取放地方。
(屠 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