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孟子》养浩气
昆明西管理处党群部 付曼华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孟轲的作品,代表了儒家正统思想。在中学就学习了《舜发于畎亩章》,其中精彩论述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这一段读起来语气通顺流畅,气势纵横,洋洋有浩然之气。还有《鱼我所欲章》也是一篇好文章。遍读《孟子》都是这样的行文和气势,粗略读一遍就能感觉孟子的文气之美和气势之雄,是中原文化的重要代表作。
中国的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同属中华文化,但是行文上有区别,以《论语》和《孟子》为代表的中原文化,语言刚劲利落,气势纵横;而以《楚辞》和《道德经》、《庄子》为代表的南方文化则是玄妙、幽深的。读《孟子》不仅能感觉语言的气势,更能学习演讲和雄辩的技巧,当然,学孟子不能不养气。
在儒家的三个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中,孟子是最无法向人妥协的,在《孟子》中,肯定和断然否定的用法运用得最多,他甚至在见过梁襄王后对人说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然后就再也没有和梁襄王见面。他的不妥协的原因也许是养气。在《夫子加齐卿相章》中有一段他和公孙丑的对话,公孙丑问:“夫子恶乎长?”孟子答道:“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平常看书经常忽略此章,认为孟子在忽悠公孙丑,但是结合上下文,孟子所述的浩然之气,出自他的体验,浩然之气出自“直养”,平日言行合于正义,积蓄既久,自觉光明正大,这种正气便浩大广阔,无往而不在。它的养料是“义”与“道”。我们读过的文天祥的《正气歌》,这便是孟子的浩然之气,因此在文章中孟子的雄辩就有了立足点和出发点。当然他的立论逻辑性也是很强的,在政治上是按照儒学道统,一以贯之的。
孟子生活的年代属于战国中后期,战国春秋皆无义战,在战争频发的动乱年代,孟子并不是向苏秦、张仪一样向时代风气妥协,为了自己本身的现实利益,随便地放弃原则迎合贵族的意见。实在是非不能也,是不肯为也。所以宁可为真理正义受尽穷困,也不愿苟且现实,追求功名富贵。作为极少数的圣人,他始终漠视现实,同孔子一样为崇高的理想而努力,放弃自我而为天下人着想,不顾自己短暂一生的生活现实,而为千秋万代着想,因此孟子被称为“亚圣”并不过分。这也是一种浩然之气。
孟子是雄辩的,想学辩论的人一定要看《孟子》,这种辩论是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几近完美的辞章。在《孟子》一书中有很多比喻和寓言,比如五十步笑百步、拔苗助长、鱼与熊掌等,说明孟子的雄辩是逻辑性、思辨性很强的,可以称其为辩才无碍了。
在梁惠王章句中,梁王问他问题,孟子先不直接回答,而是采用反问的方法,而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成语使梁王陷入困境,然后用很直接的口气答复梁王:“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很具有说服力,然后使对话者能够很虚心地聆听他后面的讲话。
上面说的还只是“术”,最重要的还是“道”。术是道的运用,道是基本原则,是不会放弃和妥协,孟子的不妥协也正是如此。然而当时的君主并不欣赏孟子的原因还在于他“民为重,君为轻”的思想。在后期如明朝的朱元璋也非常讨厌孟子,认为孟子不配和孔子并列,直到看到《舜发于畎亩章》后,结合自己的奋斗历程和亲身体验,才觉得孟子实不易。
一切圣贤在当时的时代大多数都是不为现实所承认的,不为当时的大多数人和统治者所认同。要经历几个甚至十几个世纪才会逐渐被人认同,不论是耶稣、孔子、老子还是孟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