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来到了,在门诊经常能遇到因“小儿抽风”而来看病的,这些抽搐的小儿多是在入冬时出生的,大多是3~6个月的婴儿,他们为何容易出现抽搐呢?
这是因为入冬时出生的小儿,因为气候寒冷家长把孩子带到户外的机会极少,故接受阳光的直接照射也少。因此,体内合成的维生素D3(内源性维生素D3)亦相应减少,影响了钙质的吸收,使血中钙离子浓度降低,这是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当气候转暖后,小儿到户外活动增多,接触阳光的机会亦增多,体内合成维生素D3的量也随着增多。由于维生素D3的作用是先使血钙沉积于骨中,此时未及时补充钙剂,则可能使血钙浓度进一步降低,这是原因之二。以上两者的双重作用使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高,引起不同程度的低钙血症表现(又称为婴儿手足搐搦症)。轻者往往易发生“闹觉”、多汗和睡眠中惊跳;重者出现反复性全身性抽搐;更严重的可发生喉痉挛,突然窒息,甚至死亡。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小儿抽搐是由低血钙引起的呢?本病特点:①入冬时出生,春季发病;②发作后神志清醒,玩耍如常而无发热,但发作时间较长者可有发热;③此时血化验钙离子相对或绝对较正常低。
了解了以上的有关情况,又该怎样治疗呢?抽搐和喉痉挛对小儿是非常危险的,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抢救。若在家中抽搐可采用针刺人中来止抽,若不见效,可针刺涌泉和十宣穴(手指尖部)。喉痉挛时在家中多没有好办法,可用类似注射用的针头样尖锐物(中间带有1个孔)直接刺人气管,维持通气,否则极易引起死亡。刺入点为颈部从上数第2道横线(皱褶)正中部位,然后迅速送往附近医院。轻症抽搐或上述重症抽搐控制后,可口服10%氯化钙溶液,每日3次,每次5~10毫升,但不宜长时间服用,一般3~5天后改为葡萄糖酸钙。服用氯化钙时宜用糖水稀释3~5倍,以免刺激胃黏膜引起不良反应。值得注意的是,不论何种钙剂,均不宜与乳汁同时服用,因其可影响钙剂的吸收,故最好于两次喂奶的间歇口服。
补充钙剂3~5天后,可每天加服维生素D 3000~5000单位,一个月后改为400单位,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但在开始时,不可口服维生素D,因其可使血钙沉积于骨,有暂时降低血钙的作用,反而加重低血钙痉挛的发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