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是小儿常见的肿瘤,多属良性,先天性者为绝大多数。约有3/4病例在出生时就存在,余者也多在婴儿期出现,且女婴的发病率高于男婴2倍,大多为单发,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以头面部、颈部为最多,其次见于躯干,很少发生在内脏。本病发生原因还不清楚,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4种。
1.单纯性毛细血管瘤 生后即可见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略高出皮肤呈鲜红色或紫红色的斑块样肿物,压迫后不褪色也不缩小。好发于面部,其次为颈部、躯干。
2.草莓状血管瘤 常在生后1~2个月内出现,也可在出生时已有,突出皮肤表面,如同草莓状,由此而得名,压之可褪色。
3.鲜红斑痣 出生时即有或出生后不久发生,不突出皮肤,呈鲜红或暗红色斑片,压迫后可褪色,大小形状不一。
4.海绵状血管瘤 常出生时即有或出生后不久出现,不仅出现于皮肤而且有时在皮下组织、肌肉或内脏发生。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高于皮面,呈浅紫色或紫蓝色,柔软而富有弹性,挤压后可缩小,但很快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有些可由于疼痛造成跛行或肌肉萎缩,常见于较大的小儿。
以上4种血管瘤,均有随年龄增长而自行消失的可能,一般在5岁以内先不要治疗,随年龄增长仍无消退或不断增多者可考虑给予治疗。
治疗本病常用的方法按其种类、大小、部位和发展情况而定。前两种血管瘤可用放射疗法和硬化剂及半导体冷冻或液氮冷冻治疗;鲜红斑痣可用激光疗法;较小的海绵状血管瘤可用放射疗法及硬化剂治疗,较大者可用手术切除治疗。若病变广泛手术切除有困难者,可在医师的指导下口服泼尼松,如合并感染时,可同时选用抗生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